“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银发经济”“健康中国”等养老、医疗、健康等相关话题热度不减。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3亿人,超大规模的老龄化对我国养老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社保服务始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眼下,嘉兴正加强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高效便民的人社服务网络,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日前召开的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2025年,我省将重点做好推进老龄工作统筹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社会保障和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壮大银发经济等六方面重点工作,推动全省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临近中午,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西医养中心后厨蒸汽氤氲,饭菜香气萦绕。护理人员根据老人口味精心搭配饭菜,然后细心装入写有名字的保温饭盒,送往各个楼层。
在全国养老服务的“江湖”中,人才始终是制胜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浙江率先出招,浙江省民政厅联合10部门于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养老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为破解养老人才短缺难题、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亮出“浙江秘籍”。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近日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聚焦民生领域的几方面问题,谈了民政部门的重点工作。他在文章中披露,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
近日,无锡共有21家机构获评2024年度4A、5A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不仅延伸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而且实现了医疗、家政、文娱等多种资源的深度融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便捷、专业的服务。
近年来,龙游县信访局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做深做细群众接访工作,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实打实为群众奔走调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初春时节,涪陵蔺市美心红酒小镇景区里三五成群的老年游客团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他们身着轻便服装、背着双肩包,或驻足观赏江岸美景,或逛就业帮扶车间购买平价特产,以“慢旅游”方式享受错峰出游的悠闲时光。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逐步增加,如何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南通移动作为提供信息化、数智化服务的先行者,大力推进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落地应用,与海安市兆慈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出了一套高效智能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近段时间,上海短托养老热度攀升。新闻晨报记者获悉,今年2月,上海市民政局印发《上海市养老机构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鼓励养老机构常态化开展短托照护。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来,阜阳市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阵地”,通过政策赋能、资源整合等,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多元供给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近些年的全国两会均对“养老”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体现了国家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和对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
近期,深圳“两会时间”,不少两会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关注“银发经济”。致公党深圳市委会提出了《关于盘活深圳市村集体经济进入养老赛道,打造“老有颐养”深圳模式的建议》。
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受人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服务设施匮乏等因素影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家庭照护等方面存在较多困难。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