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宁波有50.8%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和城市集中养老不同,农村往往市场养老有效供给不足,再加上青壮年外出务工,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持续弱化,让养老成了不少老人难以言说的“老大难”。
近日,按照江苏省政府统一部署,民政部门今年将承担改造提升10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的民生实事项目,完善农村老年人服务体系,将专业化服务送到农村老人身边。
以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使循环养老服务常态化有效推进,近年来,兰州新区新安社区遵循“真诚、关爱、沟通、服务”的基本理念,探索形成“道德积分+循环养老”互联模式,让志愿服务有深度,让居家养老更有温度。
“老有所为”是发挥老年人社会作用,使其参与社会活动,发挥社会价值的理念与方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各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广泛实践和快速发展,为“老有所为”的创新发展带来江苏“样板”。
“我自己一个人住,房子也宽敞,街道把我这儿设成‘乐所’,邻居们过来一起乐和乐和,挺好。”4月21日9时多,青岛市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居民纪玉兰家里就热闹起来,几名邻居约好一起来“玉兰乐所”学唱歌。
互助养老模式具有低社会成本、高社会支持、高情感慰藉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文化适应性,能够突破当下农村养老问题的资金困境、服务困境、被动式养老困境、老年群体人力资源浪费困境。
近日,上海普陀区举行2023年养老服务工作会议。现场,普陀区民政局与十个街道镇就“2023年度区养老服务领域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进行了签约。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的重点议题之一,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等等。
近年来,奉新县建设了多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留守、空巢等老人养老问题,共打造标准化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党建+乐龄中心(幸福食堂)”118个,覆盖全县146个行政村达81%。
2月15日,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我非常激动,因为报告中惠民生、办实事的内容和我带来的建议关联紧密。”盘龙区人大代表李玉云今年带来了关于推进盘龙区加快“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发展的建议。
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在福州召开,福建省人大代表、民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欧阳松应带来了关于加快培育福建省养老服务业的建议。
今年以来,新建7家老年餐桌、完成12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签约、建设“家庭式养老院”……在东城区,种种精细化措施持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区内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正不断提高。
一个“老去”的村庄如何养老?据报道,北京郊区某村作出积极探索:推行邻里互助、组建志愿队伍、设立“养老管家”……为备受关注的“互助养老”再添新样本。
日前发布的《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省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1883.68万人,占比22.15%。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之一,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出一条共建共享的互助养老模式。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问题,早在去年8月,大稳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村里的长者开设了“时间银行”,组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伍,探索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通过邻里互助方式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老人们“离亲不离情”,在自己的家里就能得到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