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一中院”)今天召开“家事涉老纠纷治理工作情况”新闻通报会,北京一中院副院长娄宇红介绍,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即民法典施行以来,北京一中院共审理二审家事案件3572件,家事涉老案件1862件,占比52.1%。
九九重阳节,最美夕阳红。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今年,关爱帮扶、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等2024年全市“敬老月”活动也正火热开展,打太极、看电影……新时代“银龄行动”为老年生活增添一份精彩。
近日,记者走进长春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正在床上摆纸牌的赵爷爷看到记者进来,露出灿烂的笑容:“我在福利院住了多年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福利院的员工们,感谢所有爱心人士的关心与关注。”赵爷爷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合拢,做出感谢的手势。
近日,一则“老人电梯里大便被曝光后选择自杀”的新闻引发关注。据报道,前不久,武汉某小区一位七旬老人乘电梯时,因难忍便意,背对监控蹲下大便,他尝试用随身携带的塑料袋接住排泄物,但仍有部分遗漏。
杨浦区民政局加密布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携手各街道精心打造集日间照护、居家照护、医养康养、助餐、助浴、助医及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养老综合体。
无论在城区还是在乡村,覆盖面更广、更加精细化的养老服务,是越来越多家庭的迫切需要。记者在青岛市即墨区探访时发现,这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正在逐步实现的目标。
中午时分,江苏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西新桥二村荷香社区食堂内,饭菜飘香,前来就餐的老人络绎不绝。“这里环境好,离家近,饭菜便宜,我们老来得福。”老人们纷纷告诉记者。
当地时间9月27日,南非百岁老人玛格丽特·马里茨迎来了自己118岁的生日。目前,经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的最年长在世老人是116岁的日本人糸冈富子,法新社报道说,如果玛格丽特的身份文件能得到独立核实,她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年长在世老人。
9月25日,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举行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成就”专场上提到,北京根据老年人就医、出行、社交、购物等智能手机重点使用方向,持续开展300余场“我教老人用手机”“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活动,逐步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上海,老龄化程度已达37.4%。社区公益咨询中,上海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燕晓凤常能遇上这类老人。看似咨询的是如何订立遗嘱,实际诉求是寻找靠谱的监护人。引用《民法典》的概念解释就是“意定监护”。通俗理解,意识清醒的成年人可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指定监护人。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当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和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共同举办的“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主题访谈科普活动在北京举行。
9月12日,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一处市场内,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当街殴打一名老人。9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从三元区有关部门获悉,涉事城管队员已停职配合调查,经就医检查,老人无大碍,双方已达成和解。
去年5月1日,位于柘林镇新寺村骑塘11组的“椿萱庭”宅基养老点正式启用,成为该镇第一个“嵌入式”养老点。该养老点由原来的农民房改建而来,300多平方的建筑分上下两层,通过重新设计和装修,设立了配有独立卫生间和梳洗台的5个标准套间,此外还有用餐区、休闲区等不同功能空间。
近日,民政部发布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民政部门登记和管理的机构和设施共计131.6万个,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和设施拥有床位849.3万张,每千人口民政服务床位数6.0张;全年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84.3亿元;全国民政事业费支出5247.6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9%,其中,中央财政向各地转移支付的民政事业费1696.4亿元,占全国民政事业费支出的32.3%。
“高淑琴的大儿子病了,家里遇到了困难,咱们能不能一起帮她一下……”近日,一则短信在第四十三中学1966届高三(2)班的班级微信群里“响”起。老班长李书功发起的“号召”得到全体同学响应,23位老人纷纷慷慨解囊,为老同学一家捐款1.5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