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海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参加“2025民生访谈”,就市民关心的养老服务、老龄事业、银发产业、困境儿童保护、残疾人福利、婚姻登记等话题,细致介绍上海民政新政策、新举措、新思路,并与市民互动交流,回应公众关切。
到今年年底,养老床位完成17.8万张,现在已经达到17.58万张,今年目标是新增3000张。另外,专门用作认知障碍照护的养老床位也已经达到1.5万张。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不少家庭普遍面临的养老难题。居家养老能够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内心有着落叶归根的归属感,更符合老年人的意愿和社会现实。
为加快推进养老设施体系建设,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3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武汉市养老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全市养老设施发展重点任务和目标路径进行了系统谋划。
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厦门特色的“多元参与、医养融合、邻里互助、幸福享老”养老服务体系,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发布《厦门市加快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
一楼医生出诊,二楼老人养老,每日医师查房。在重庆,部分社区医院正尝试将养老纳入日常服务,这一打破医疗、民政两类职能区隔的做法,或将拓展至全市范围。
市住建委、市重大办介绍,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安排十方面、34项(含43个子项)。目前,项目建设已全面进入收官冲刺阶段,32个子项已完成全年计划,其余项目正全速推进收尾工作。
10月10日上午,朝阳区启动以“暖重阳 美夕阳 爱在朝阳”为主题的“敬老月”系列活动,拉开了朝阳区“敬老月”系列活动的序幕,重阳节期间朝阳区围绕老人就餐、出行、文娱、健康、入住机构等方面推出系列为老惠老服务活动。
9月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民事无忧·乐享烟台”优化人文营商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明浩就今年烟台市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具体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免费聚餐、低价旅游,养老俱乐部凭借这两点吸引大量老人,投资床位就能获得高额回报,让老人们倾其所有!结果人去楼空,养老钱竹篮打水一场空,高收益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骗局?
7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截至2023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3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1378万人,占23.6%。我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近期,“上海发布”公布上海市“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机构名单,方松街道作为松江区首家“家床”试点街镇,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该项服务,由辖区内方松街道敬老院团队承接运营。将专业照护延伸至老人家中,可提供机构式长期照护、阶段性专项照护、机构设施共享服务和家庭照护增能服务等四类服务。
1月24日,普陀区春节惠老服务项目发布,宁川养老院、康嘉养老院正式启用。两家养老院正式委托区城投下属国康养老公司运营,将一次性投用698张保基本养老床位,进一步织密普陀养老服务地图,助推全区养老服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养老”是每个家庭都要面临的问题,尤其对于失能失智老人,在生活上需要特别照护。护理型养老床位既能方便老人生活,也为护理人员照顾老人提供了帮助,走进养老机构接受更为专业的护理被越来越多的老人所接受。
养老不离家,是很多家庭和老人的愿望。住在自己家里,就能享受医疗护理以及心理慰藉等服务,还有专业的养老护理员上门提供助行、助洁、助餐等帮助,这种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幸福晚年生活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