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是一个公共问题。失能老人由于大部分行动受限,如何对他们进行悉心地照顾,是当前养老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有益探索,有的老人24小时“全托”在了养老机构,有的老人足不出户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为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健康贵州建设,持续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尤其是推动改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让失能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需求十分迫切。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问题成为养老服务中的难中之难。
据央视新闻4月15日报道,北京市丰台区聚焦重度失能老年人刚需,试点“喘息服务”。“喘息服务”即为重度失能老人家庭匹配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上门或机构照护工作。记者搜索发现,目前,辽宁、湖北、天津等多地都在探索“喘息服务”模式。
甘孜州今年将为全州提出申请的900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服务,切实改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健康获得感,让失能老年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四川省财政厅印发《2023年四川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为20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及指导、心理支持和就诊转诊建议等服务的工作目标,推动改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
2022年,四川省创新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受到社会普遍点赞。今年,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民生实事,也列入四川省卫生健康十大行动。
“亮亮堂堂过春节”助老除尘暖冬活动已于本月初正式启动。活动由市老年基金会、厦门晚报社和厦门小羽佳家政联合主办,将为我市100户困难失能老人提供免费节前大扫除服务。截至目前,已有50多户困难失能老人享受这一福利,预计本月底,100户困难失能老人节前除尘服务将全部完成。
今年是刘凤荣进入家政行业的第八年,从最初自己干护工,到专门去北京进修,再后来回老家开了一家名为“暖心”的家政公司,刘凤荣深知护工这份工作的苦与乐。
2022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来,阳信县为有需求的60岁以上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根据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对他们的住所进行地面、卧室、如厕洗浴设备、物理环境等方面的适老化改造,配备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活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并针对老年人身体状况配备助行、助餐、助穿、如厕、助浴、感知类老年用品。
范智夫妇已经做了近一年的助浴志愿服务,为多名瘫痪在床的失能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他们发现,很多失能老人洗了一次还想洗第二次、第三次,于是,两人决定成立服务队,希望让更多失能老人干净、体面地度过晚年。
时至冬季,正是许多老年人的洗浴困难季,上门助浴服务让很多乡村老年人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据悉,近年来湖州市南浔区民政局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助老服务体系,乡村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热腾腾的老年食堂配送餐,在家就能享受专业、放心的助浴服务,扎扎实实享受到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红利,极大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
朝阳区创新探索“家庭养老照护床位”项目,为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支持、专业化服务。目前,全区已完成1600余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把服务送到了许多失能老人身边。
今年,福山区采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和集中托养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此举在烟台市是首次推出,也是山东省试点。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失智人数约为4500万人。每个失能失智老人背后,都是一个面临考验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