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这两天有个公司在搞活动,现场送小礼品呢!”2019年的一天,正在散步的陈阿姨从小姐妹那里听说了这个消息,很感兴趣,择日便来到了这家位于无锡一高档写字楼内的某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实地”探访投资养老
半途机构却“跑路”了
陈阿姨刚到,一位看着30多岁、自称小金的年轻业务员热情地迎了上来。小金带领她参观了公司的棋牌室、乒乓球室,顺势介绍称公司有三家养老院,都在风景秀丽的旅游名城。“您可以在我们这里进行投资,每个月都有钱拿,而且,以后想要入住我们公司的养老院,就不用再交费了。”
小金的话语中,让陈阿姨最心动的是免费入住养老院的服务。只有一个独生女儿的她,不想给女儿增添麻烦,一早就将自己的养老计划定在了养老院。可是,她也听说过,条件好的养老院往往一“床”难求。此次投资还能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她决定试一试。就这样,在小金的接待下,她签订了一份《居家服务合同》,投资1万元,投资时间为一年。
起初,陈阿姨每月能收到80多元的利息,可约定的一年时间还未到,公司却跑路了。陈阿姨惊觉受骗,遂同其他投资人一起向公安机关报案。
2019年2月,该案移送至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随着审查,这家看似服务老年人的公司也被扯下了“遮羞布”。
“养老焦虑”被利用
70多名老人被骗700多万元
“这些集资参与人遭遇的是很具典型性的养老集资诈骗。老人往往有一定积蓄,对与养老相关的投资理财更感兴趣。这家公司以养老服务项目的名头,以优惠入住养老院、投资返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进而行非法集资之实。”
案件承办检察官、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沈志刚介绍案情时称,不管是提供“养老服务”,还是投资“养老项目”,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老年人产生信任的心理,相信公司是具备一定实力的,进而愿意跟随公司参与投资,如此便能“吸走”老人家的养老钱。
经审查, 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间,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张某某伙同付某某等人,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召开推介会、组织旅游考察、口口相传等方式,向不特定公众公开宣传养老服务项目,以居家服务项目的名义,以投资公司理财产品承诺9%-13.5%高回报率为诱饵,与社会不特定公众签订《居家服务合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造成全国多地70余名集资参与人损失共计人民币740万余元。
不久前,经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处刘某某、张某某等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至1年,并分别处罚金。
检察官提醒,近些年来,五花八门的以高收益为诱饵的金融诈骗,被骗对象大多是60岁以上离退休的老人们且普遍对准了这个群体的“软肋”——养老焦虑。检察机关提醒广大老年朋友,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要保持清醒头脑,千万不要冲动跟随。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