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合肥“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来了

  • 搜养老网
  • 2021/11/11
  • 九派新闻
  • 次浏览

打造长三角幸福养老示范区,实施智慧养老服务建设工程;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建设2个“养育、医疗、教育、康复和社会工作”一体化的区域性儿童养育机构·····近日,《合肥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炉,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惠民举措。

构建现代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据了解,《规划》围绕幸福合肥建设要求,合肥将分类发展居家型、医养型、护养型、疗养型、结伴互助型等养老服务,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现代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建设合肥市智慧养老中心,形成以“家门口养老”为主、以活力颐养为辅的多元融合的养老新模式。

其中提到,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为广大中等收入家庭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基本养老服务。同时提高新建城区、新建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比重,推动老旧小区养老服务配置设施达标,各县(市)区公办机构养老设施实现全覆盖,建立市区和县城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各县建设1所县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

同时,针对特困人员实施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到2022年,至少建成10个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实施老年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工程,到2025年,累计改造不低于8000户。

建设2个区域性儿童养育机构

在着眼新时代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上,《规划》提出,不断提升困境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多方参与的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关爱工作格局。

在具体措施上,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建设2个“养育、医疗、教育、康复和社会工作”一体化的区域性儿童养育机构。实施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建设工程,到“十四五”末,市本级、区(县、市)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全部建成,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到2025年底,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工作专干实现100%覆盖。有条件的地方村(居)委会设专人专岗履行未成年保护职责。

探索建立志愿者补贴标准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合肥将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拓展志愿服务发展空间,实现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大幅提升。

实施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功能、有工作流程、有规章制度”的标准,整合民政领域各项服务及资金,到“十四五”末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运营全覆盖,建成合肥市标准化乡镇及街道社会工作站。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工作业绩、服务态度等因素与薪酬待遇挂钩机制,提高养老从业人员地位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业。

同时,培育扶持一批扎根基层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带动实施一批有特色的社会服务项目、社区治理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社工服务品牌、基层治理品牌。探索建立合肥市志愿者补贴标准,构建志愿者保险体系,推行“一个平台”注册,建立“1+N”项制度,组建“一体两翼”工作机制。开展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等创新实践,引导志愿服务力量扎根社区、常态化开展服务。

打造50个市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示范点

按照《规划》,合肥将大力开展全国、全省基层治理相关试点、示范创建活动,打造50个市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示范点。加快基层综合性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实现乡镇(街道)一站式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开展村级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工程建设。

其中,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建设为契机,实施“智慧社区建设2.0工程”,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工程,逐步扩大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范围和规模,支持社区社会组织承接相关服务项目。探索设立孵化培育资金,建设孵化基地,为初创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创投、补贴奖励、活动场地、费用减免等支持。

多项公共服务工程齐发力

《规划》还提出,实施民政精神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场所,2025年,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机构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亲情化、规范化的服务,并按标准新建500张床位的市精神卫生福利院。

实施殡葬公共服务工程。持续推进殡葬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建设市小蜀山公益性公墓、经开区北区公祭堂和蜀山区余岗公墓,规划30万个骨灰格位,努力实现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推动县(市)区、开发区城乡公益性公墓管理升级,为城乡居民提供公益惠民的骨灰安葬(放)服务,保障群众“逝有所安”。

实施社会救助服务提升工程。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配备设备包,支持救助管理机构购买救助专用车、安检技防设备、视频监控设施、厨房设施等设施设备,改善长期安置场所设施条件。同时,提升智慧救助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

持续开展“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地名文化遗产认定,传承和弘扬地名文化。推进地名设标工作,实现“十四五”末地名设标率达到100%。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我国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

武安加快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今年以来,武安市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300余万元,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步伐,逐

广州印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构建15分钟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明确构

云南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到2025年全面建成一

 为加快推进云南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9月1日,云南省民政厅起草了《关于推

云南:今年底全面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

养老床位入住率55%,佛山基本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7月22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关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