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4年中国康养城市“北方第一城”,从完善政策配套、推动场景上新、培育潜力产业等方面多点发力,力争2027年全市生命健康产业产值达千亿元——抢赛道拓市场,青岛打造养老服务消费新高地
民政部宣布将于7月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启动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主题为“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市民政局与市卫生健康委签约合作,联动养老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医疗床位、安宁疗护床位,积极构建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青岛样板”
6月14日,青岛市首家三级公立医院开设的养老服务机构——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养结合项目(愈安医养院)正式启用,这是青岛市民政与卫生健康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深化医养结合改革的创新实践,是双方进行医养深度融合合作的又一有力举措。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青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青岛民政工作重点,全面深化民政改革,激发民政事业发展活力。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是摆在每个城市面前的必答题。为全面提升青岛市养老服务力量,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前,由青岛市民政局主办、青岛市慈善总会支持、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承办的青岛市优质养老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在上海举办。
5月22日,从崂山区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崂山区民政局将养老服务与社会救助这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为目标,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今年已累计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1300余万元。
针对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补缴养老保险资金不足、贷款门槛高、还款压力大等难题,张家楼街道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专项养老信贷服务。该政策主要服务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供最高额度5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年化利率低至3.0%,支持最长5年灵活分期还款,并创新“智能还款”机制——每月从养老金账户自动划扣本息,同时预留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资金,确保老人基本生活无忧。
在旅游市场日益多元化的当下,民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在这股民宿热潮中,一个有趣的现象逐渐显现——不少民宿正悄然成为中老年人疗养、旅居的新选择。这些民宿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否为养老生活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当民宿热遇上养老潮,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日前,青岛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青岛市养老服务消费的行动计划》,进一步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根据计划,青岛将推出12项举措,从提升养老服务、拓展养老消费、发展银发经济、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入手,全力提振养老服务消费。
近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下发《青岛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根据该计划,在未来三年里,青岛市将实施“七大行动”,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由青岛市民政局等16部门联合印发的《青岛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5年版)》日前公布。清单面向青岛市一般老年群体、经济困难老年人、特殊困难老年人、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老年人以及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老年人,分层分类制定了37个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牵头单位,确保内容无缺项、人群全覆盖、标准不攀高、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
日前,青岛市政府办公厅下发《青岛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根据该计划,在未来三年里,青岛市将实施“七大行动”,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日前,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城心精品养老公寓——国寿嘉园·青岛悦境举行“为老服务开放日暨养老运营服务”启动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央企中国人寿在青岛落地的高品质养老项目,也是市北区首个央企养老项目。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养老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根据《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及实施指南(2023版)《青岛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青岛市民政局近日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了服务质量等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