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东湖派出所接到一起诈骗警情,经调查了解,骗子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王先生,其冒充王先生的孙子,谎称在昨晚用餐时与餐厅老板娘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了她,后老板娘要求他支付高达10万元人民币作为私了费用,并威胁如果不支付就报警,会留下不良记录,还特意强调,这个情况必须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6月9日下午,合肥市民熊姓老人在民警的陪同下来到银行,将刚刚追回的28万现金存入账户。看着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账户中,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北京一位老奶奶网购治疗仪效果不好,保姆帮忙上网查询了一个“客服电话”,随后老人被指导退款,需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所幸民警迅速出警拦截,最终保住了老人的养老钱。
2022年3月以来,侯某、黄某、周某在南京注册成立了食品公司,并招募30多名业务员,非法获取老年人信息,自称是老干部局发放物资,套取老人病情后,就开始兜售“神药”。
究竟是什么样的骗局让被采访者如此深恶痛绝?又是什么样的骗术让陷阱披上层层伪装诱人上当呢?我们关注一起上个月开庭审理的传销案件。
刘阿姨的儿子因惹事在狱中服刑,谁知已出狱的一个热心“狱友”找上门来,说他在狱中为儿子谋了个好差事。然而事实上,“狱友”孙某只为利用老人的爱子之心骗取钱财。
11月20日,一名老人到绩溪县金沙派出所报警称其被骗。为及时挽回老人损失,民警赶往外地,当天就将两名男子抓获。
你大概难以想象,在荷兰一个小镇里,生活着一群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整天与一群“骗子”生活在一起,却能无比开心幸福……
9月23日,大兴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两起涉老诈骗案件,对16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十二年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9月22日,一起以“免费旅游”之名,诈骗老年人购买所谓治病“神药”的消费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南京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陈某涛,被判向598名被害人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金,共计3480多万元
网上随便刷到的高利润投资信息,很可能就是诈骗集团设置的陷阱。昨日,一起网络诈骗200多万元全部追回的案件在思明法院开庭宣判。该案涉及21名被害者,其中年龄最大的被害者80多岁。
8月2日,浙江杭州。一位老奶奶携带近500万的银行卡前往小河派出所“自首”。原来,5天前老人手机接到一个境外来电,称老人资金涉嫌犯罪,需要转移到安全账户,老人信以为真,并告知对方自己账户大概有500万,随后骗子不分日夜催促老人转账,并表示“再不汇款就会被抓”。
说到“演技”,这俩骗子的演技的确不走寻常路。7月14日7时许,菏泽市民李女士来到菏泽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岳程派出所报案称,她的一对金耳坠被两名男子演“双簧”用一块假玉石骗走。
杭州钱塘区公安分局侦破一起向老年人非法销售保健品的案件,该案团伙非法获利近400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其中80岁以上老人占了大多数。进货5元的“保健品”,经过包装2000元卖给老人。
一个假冒的燃气收费员,一通未拨出的虚假电话,一场蹩脚的“燃气骗局”,卷走了重庆市荣昌区82岁刘婆婆的5000元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