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召开的辽宁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2025年,辽宁省将重点做好推进老龄工作统筹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社会保障和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壮大银发经济6方面工作,推动全省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日前召开的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2025年,我省将重点做好推进老龄工作统筹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社会保障和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壮大银发经济等六方面重点工作,推动全省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着养老服务需求从简单生活照料转向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养老服务内涵从养老向“养”“享”并重转型。公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面临由“从有向好”到“从好到优”的转变。
打造智慧养老平台,优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构建“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10月10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围绕老龄工作,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区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银发一族排忧解难。面对即将到来的“银龄潮”,广西还将多方面发力,让老年人快乐养老。
高龄老年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是养老服务的重中之重。北京日前出台《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把更多养老服务资源向“老老人”聚焦,强化对高龄老年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保障。
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现状如何?怎样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引领老年用品产业提质增效,营造让老年人安全、便利、舒适的社会环境?记者进行了采访。
当前,中国养老保障似乎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在养老保障体系的三支柱中,基本养老保险面临资金缺口和保值增值的压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范围和资金规模仍显不足;个人养老金实际参与度和资产规模同样有待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北京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今年计划布局建设100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昨天,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国老年康复工程与养老行业协会合作交流大会暨公益赋能区域养老组织试点一周年活动在常熟举行。
“五篇大文章”各领域情况不同,金融服务方向各有侧重,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分类施策、系统推进,不断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央行信贷市场司党支部发表的《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提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业务、产品体系,推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用好用足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工具
据北京日报消息,5月2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就养老服务工作到海淀区、西城区部分养老机构调研。
聚焦“为老服务”和“服务监管”两大职能;全年24小时不间断人工值守服务养老服务热线;整合实现全市养老数据“一张图”……厦门市民政部门不断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借助科技手段打造“厦门市智慧养老平台”,进而助力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
3月21日,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阚全程带领调研组一行深入我市,围绕“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河南省养老服务业”开展专题调研。副市长常慧芹,市政协副主席侯合柱、陈忠参加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助餐服务需求也在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