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国家发布多则文件,列明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等多个领域的具体安排,详细覆盖到养老供给、养老支持与养老监管等多个方面。养老产业的发展更具规模且更成系统。
经过前期精心筹备,丹徒高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于元宵节后的第一天进入试运营阶段。中心组织的第一场活动就是“扎花灯”,30余位老人赶来一探究竟,感受家门口的“一站式”养老服务。
力争全市所有运营的养老机构全部达到一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0%。同时,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改革,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推动构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探索推动省养老服务中心与省福利慈善医院转型发展,建立省级医养康养联合体,推动市县两级建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为不断巩固兜底性养老服务,今年,自治区民政厅将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养老服务监管制度。
为切实做好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民政部部署,省民政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在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全力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安全。
为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齐齐哈尔市从养老产业、养老事业、国家级试点建设、社会福利机构疫情防控等方面,细致谋划2022年养老服务重点工作内容,确保齐齐哈尔市养老服务工作实现新跨越。
据悉,近年来繁昌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方针,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出台完善扶持政策,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自2018年5月上海市创新推出“养老顾问”制度以来,奉城镇已建立49个养老顾问点,实现居村全覆盖,配备54名专业养老顾问,对有需求的老年人开展养老服务政策讲解、定制服务清单等服务。有效促进养老供需信息对称,全面推动养老资源优化分配。
为进一步提升金山区养老服务水平,今年将会有金山卫镇星火村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廊下镇万春苑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等4座大型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
为家门口幸福养老加“码”,福建又出新政策。省民政厅、自然资源厅、住建厅日前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城区和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根据老年人口比例以及分布情况,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纳入新建城区和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无偿交付使用。
目前,浦东正在大力发展居民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着力构建设施配套完善、功能多样互补、服务便捷高效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体系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城养老”浦东样板。
为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建设,规范养老服务机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9号)和《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上海市分类监管管理办法》(沪府规〔2018〕13号)、《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办法》(沪府办规〔2021〕11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
从1月23日起,聊城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含有全日托养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暂停聚集性活动。暂停探访探视,倡导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进行“非接触式探视”。
预计“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
重庆市24日召开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视频会议。根据会上晒出的重庆民政2021年度“成绩单”显示,该市累计建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13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化运营率分别达1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