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展示老年群体良好的精神风貌,10月23日下午,2024福田长青老龄大学“福享银龄巡回秀”华强北街道专场展演在华强北甘泉路近零碳社区公园展开。
点击阅读发展老年助餐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日常”,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今年5月,江海区积极探索“政府指导+社会化运营”老年助餐服务新模式,与辖区16家餐饮企业以社会化助餐模式打造“邻里餐桌”项目,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服务费、免茶位费、指定优惠菜式等就餐优惠,项目推出后,已累计提供餐饮服务近9000人次,餐饮企业主动让利近40000元。
点击阅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老老人”(通常指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包括高龄失能失智和高龄自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而居家养老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其必要性也愈发显著。
点击阅读微短剧的风,还是悄然吹进了老年人的生活。从《闪婚老伴是豪门》到《老炮儿之上阵父子兵》,这些中老年题材的短剧在各大平台频频霸榜,成为不少银发族的新宠。不过,也有不少人称自家老人太过沉迷微短剧,实在令人担忧。
点击阅读67岁的葛老伯与89岁的母亲金阿婆居住在朱泾镇东林居民区,两人常年有捡拾杂物的习惯,还将捡来的物品堆放在屋内。久而久之,家中垃圾堆积成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葛老伯的女儿也因为家中的情况,不得不借住在外。
点击阅读床和地的距离只有50厘米左右,但73岁的戴阿婆却因为腿部关节的原因,终年卧床,无法跨越这段距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广播里得知了家床服务。 很快,专业护理员黄兰仙来到她的身边,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料。
点击阅读今年夏天,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被众多养老机构“抢聘”的新闻登上热搜。“抢聘”背后,专业养老人才的长期缺乏更引人关注。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为“夕阳红”事业注入“朝阳”力量。他们拥有一个可爱且响亮的称号——“青春养老人”。
点击阅读白马湖畔的阳光家园,是滨江区的一所公建民营养老机构。2019年,滨江区民政局联合阳光家园试点推出“陪伴式”养老服务项目,年轻人以免租的方式入住养老院一年,每个月要为老年人提供至少10个小时的陪伴服务。一般情况下,一名陪伴者会陪伴2-3位老人。
点击阅读手的灵活度直接影响着老人的自理能力,手也是第二个脑,经常锻炼有利于老人们的大脑灵活及反应速度。在赵龙跃看来,在养老中心不仅仅单纯被“照顾”,同时贯穿着护理人员对老人自理能力的培养,尊严和品质养老并存,是他们愿意看到并为之努力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