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退休,想赚够养老钱,你想过怎么养老吗?
今天,小编将和大家来聊一聊目前社会上各类养老方式,看看你更Pick哪一种?
时间银行:年轻存时间,年老换服务
时间银行,以时间银行模式发展为养老公益志愿服务,属于互助式养老。把“时间”和“公益”挂钩,倡导社区成员利用闲散时间帮助有需要的人,并把付出的时间存储起来(时间币),当自己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可以从中支取已存储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以把助老服务的时间存起来,等自己迈入老年需要时支取。
根据《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时间银行已经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共有1000多个名为“时间银行”的不同组织或机构,它们广泛应用于互助养老、医疗服务、社会救助、社区融合等场景。在我国,民政部于2019年3月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探索时间银行等做法。
目前,南京、上海、青岛、北京等地均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制度。以北京为例,2022年1月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提出构建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管理体系。符合条件的在京常住居民可登录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信息管理平台”)提交志愿者身份认证申请,完成认证后可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等年老的时候,就可以在平台发布养老服务需求,用时间币兑换时间。
“时间银行”本质上是互助养老,与投资理财无关。因此,小编要提醒大家——如果有人把“时间银行”的概念与投资理财、收费等联系起来,那十有八九是骗子,千万不能信,一定要牢牢攥紧自己的钱袋子。
候鸟式养老:在游玩中颐养天年
候鸟式养老,是一种相对新型的养老方式,是指像鸟儿一样随着气候变换选择不同的地域环境养老,冬天到温暖舒适的南方养老,夏天去清凉宜人的北方避暑。候鸟式养老,有时也被称为旅游养老、异地养老,是在游玩中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颐养天年。
随着候鸟式养老的兴起,多地开始深入探索如何更好服务“候鸟老人”。对于选择候鸟式养老的人来说,既可以在目的地租房居住(这类比较适合刚刚退休的“青年老人”,可以自我照顾);也可以寻找当地提供短期服务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这类比较适合年龄较大的老人,可以享受到机构集健康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照料)进行居住生活。看腻了城市中的车水马龙,也有人选择去田园养老,感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
在这里,小编有两个小提醒:一是候鸟式养老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选择,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谨防各种以“候鸟式养老”为幌子的骗局。例如,提前预定床位,支付高额床位费;投资养老基地项目,承诺保本付息等。(此前,小编详细介绍过此类骗局,详情戳这里复习~《揭秘以“候鸟式养老”为幌的骗局,这些细节要多注意!》)
机构养老:类型丰富,选择空间大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4.0万个;民政服务床位中养老服务床位822.3万张。
实际上,养老机构不仅包括养老院,还有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护老院和护养院、护理院。其中,敬老院、福利院一般是针对五保老人,因此基本是免费的;养老院、老年公寓以商业化居多,价格不一;护老院和护养院、护理院侧重于“护”,区别于前几类的“养”。
对于养老机构的选择,小编有三点建议:首先要关注是否有资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设立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其次,综合考虑环境、配套、服务等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机构。最后,当然是要在经济承受范围内做选择,所以一定要做好养老理财规划哦!
居家养老:90%以上老年人的选择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
对身体状况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庭服务、老年食堂、法律服务等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务劳动、家庭保健、辅具配置、送饭上门、无障碍改造、紧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务。
居家养老与我们理解的在家养老,有所不同,居家养老带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2011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年人给予专项补贴,鼓励他们配置必要的康复辅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受传统的安土重迁观念影响,很多老年人更愿意在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养老。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公布的调研结果,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其实,居家养老更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