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养老网
- 2022/12/29
- 智慧生活报
- 次浏览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其中约30%的老年人罹患糖尿病,且2型糖尿病占95%以上。
老年糖尿病患者指年龄≥65岁,包括65岁以前和65岁及以后诊断的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总体血糖控制欠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科学防治糖尿病不仅能提高患者生存时间,还可大大减少其失明、残疾、智能障碍等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饮食管理
老年糖尿病饮食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满足老年人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营养供给,带病健康生存”,以“量入为出,量体择食”为原则。
老年糖尿病患者进餐应少吃多餐、慢吃、先汤菜后主食,有利于减少餐后血糖波动。适当定量限制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多进食能量密度高且富含膳食纤维、升血糖指数低的全谷物食品,其中水果类约占5%—10%。
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需控制脂肪类食物(15%—20%)摄入,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蛋白质20%—25%),以保持代谢指标正常、改善生活质量。
推荐老年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1. 2—1. 5 g/(kg·d)。根据理想体重:身高(cm)-105计算蛋白质总摄入量。用大豆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降低某些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酪蛋白或大豆蛋白相比,乳清蛋白有更强的饱腹感,并有益于降低餐后血糖。
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可采用“菜肉饭混合匀浆膳”有助于保证营养均衡,必要时可辅用糖尿病特殊配方肠内营养制剂,在增加能量摄入的同时维持血糖正常。
■运动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机体顺应性差,反应能力下降,合并症多,运动管理更需个体化。
老年患者体能和智力水平正常者,选择能进行、容易坚持的全身或肢体运动方式(快走、游泳、乒乓球、羽毛球、门球、广播操、运动器械等)。从低强度、短时间运动开始,循序渐进,待机体适应后,逐渐加大运动量。注意8大关节(颈部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多关节、脊柱多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趾多关节)的适度、多方位活动,有助于防跌倒、防骨折。
提倡每日三餐后适量近距离轻度活动,有利于缓解餐后高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出活动要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糖块等,运动过程中若有头晕、心悸、出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止运动,进食糖块。
运动前后应对鞋袜及足部进行检查,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运动。
除急性心脑血管病、急性感染、重症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损伤等危重情况不宜运动外,处于疾病恢复期、慢性残障状态等的老年患者,鼓励在可耐受时间段、相对固定体位(卧位、坐位或立位)进行四肢关节活动,有助于预防肌肉衰减症及促进疾病康复。
■自我血糖监测
持续、定期的自我血糖监测是老年患者自我了解血糖控制状态和提高血糖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有助于促进血糖控制达标,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血糖监测以三餐前(空腹)、餐后2 小时及晚睡前的7点血糖为标准模式,能代表患者每日基础血糖和受饮食影响的餐后血糖变化情况。7点血糖结合并记录每餐摄入食物和餐后运动情况,分析血糖变化影响因素并修正不利于血糖控制的生活习惯。
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间隔1—2d轮换进行不同餐前和餐后2 小时的配对血糖监测。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较餐前增幅 >5 mmol/L,首先要调整主食量和进餐方式,若血糖仍控制不佳,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患者还可增加夜间3点左右的血糖检测。
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并发症和(或)伴发病多、低血糖风险高且感知低血糖能力差、营养不良风险高、临床用药复杂等特点。目前,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较低,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每3—6个月应在门诊复查,每年全身检查1次,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 唐威(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