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委员谈养老:老人的世界不只需要照料 还应有温暖

  • 搜养老网
  • 2024/01/21
  • 新京报
  • 次浏览

当老龄化日渐加速,庞大的老年人群、多元的养老需求,正在不断考验着整个社会的保障和服务水平。怎样对待老人,让老人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是社会发展中必须要考量的问题。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多位委员聚焦养老问题,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又带来了怎样的建议?

多样化,养老需求正在重构

“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数量的30%左右。庞大的老年群体也使老龄化产业化步伐显著加快,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更加多元,这为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卢长林说,“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正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


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卢长林。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在调研中,卢长林发现,在我国目前运行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三种形态中,依托家庭和社区的养老模式有着广泛的基础,也最为普遍,但不同群体的居家养老形态也有差异,“家里有孩子的,让老年人长期生活在有温度、有情感的家庭中,生病后由孩子承担全面照料管理义务。家庭失独或孩子不在身边的,则选择融入社区和机构养老,还有一种,家庭相关财产管理中,有相应的律师参与其中。”

不同的养老形态带来了不同的养老需求,个性化的需求日渐明显,卢长林说,“比如北京城市的养老,90%是居家养老,但居家养老并不完全依靠自己,他们需要动力,在生病后需要短期照料,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社区有足够的服务能力,比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常照料中心这样的机构,那么老人打个电话,就能获得需要的服务,这样的服务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有了,但在我国还比较少,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此外,城乡差异也带来了不同的养老需求,在乡村,居家养老的现象更加普遍,在物质方面,政府兜底保障,让老人不必为基本生活和医疗等担忧,但当前,政府投入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乡村老人的保障水平。

有温度,家庭社区仍难以替代

老年人应该过着有尊严的老年生活,当前已经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卢长林看来,医疗和照护等服务水平的提升,保障了老人生活的尊严,同时,他们还需要更便捷和更有温度的养老。

“所谓便捷的养老,就是老人在需求的时候,可以及时充分地获得服务,过去常说,老人们更喜欢住在医院旁边的社区,生病后不用来回奔波,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卢长林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还是喜欢在自己家里养老,但新的养老需求又应得到满足,这就需要社区发挥更强的医护支撑力量。”

当家庭和社区形成合力,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养老环境、高水平的服务,这样,既有亲情的温暖,也有科学的照护,就是更便捷的养老,也是有温度的养老。

但如何才能实现更便捷、更有温度的养老?

卢长林建议,持续推动我国医养产业的发展,鼓励医养服务的内涵深入到社区中去,“我们国家为全体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医疗保障,这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同时,针对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也需要发动更多领域的参与,进入养老领域中,为老年居民提供不同的差异化服务。”

养老是公共服务,也同样是产业,尤其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也越发广阔,卢长林说,“养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国家和政府的保障,也有社会的服务,而养老产业,本身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关键在于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产业,如何引导产业良性发展,让产业的发展,真正惠及老人,为老人提供更便捷、更温暖的服务。”

新场景,社区社会组织应发挥作用

致公党北京市委界别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秘书长李满英同样关注到社区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更能够满足当前社区居民的养老服务需求。”她认为,社区社会组织将在推进医养和康养相结合、“互联网+养老”以及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关于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提案中,李满英提出,社区养老服务存在两大问题:专业性养老社区社会组织匮乏;专业化社区养老设施不足。

“当前我国在社区大力发展医养、康养相结合以及‘互联网+养老’,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性社区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李满英指出,同时专业化智慧养老设施的不足也制约了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一方面,大部分社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线上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没有能够精确收集社区老人基本状况的系统;另一方面,缺乏智能化养老服务设施对老人进行日间照料和健康监测。

对此,李满英提出,应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吸引专业的医疗团队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社区内建立长期稳定的医疗服务系统;通过与专业的医疗团队合作,建立社区医疗类社会组织,将社区内有医疗专业知识的居民组织起来,通过培训指导来建立社区卫生小组,帮助社区老人处理简单的医疗卫生问题。

“此外,应鼓励社区内部对智能化设施较为熟悉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培训小组中,构建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专业化社区社会组织,指导社区居民使用智能养老设施。”李满英认为。

缺人手,护工队伍培养亟需加强

2023年5月,一份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正式出炉。该调研由北京市民政局委托有关单位开展。报告显示,受消费习惯和收入水平因素影响,老年人对于居家照护、助餐、适老化改造等服务虽有需求,但付费意愿和能力不高。

在社区中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是老年人温暖生活的重要部分,然而,不论是养老还是健康服务,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人才又从何而来?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界别政协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驻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鹊表示,当前,养老服务人员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受到身体、年龄方面等生理因素制约,照护中的“体力活”难以胜任。从工作年限来看,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人才占比低,经验丰富的长期从业者也严重不足。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界别政协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驻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鹊。受访者供图

他建议,规划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体系和发展路径,根据实际需求,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完善院校相关专业配置和教学标准,多渠道、多方式拓展不同层次养老人才队伍规模。

同时,要强化大专院校中相关院系与养老服务机构的沟通交流,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探索“按需定制”专业护理人员,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梯队建设。

此外,他还提到,要制定养老照护服务标准体系及监管措施。健全的评估体系是实现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前提,且对于机构主导的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的标准与监督体系必不可少。

“可以引导、利用社会资源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输出方,为老龄化社会提供养老服务与保障,将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逐步由政府主导转向机构主导。”张鹊说,转变政府在养老产业发展中的职能,由原来的“家长”“保姆”逐渐变为指导者、监督者,承担引导行业发展的角色,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全面的评估体系或信息公开化,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老人怎么吃?关注老年健康,从营养开始

营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文献报道,居家老年人、敬老院老年

黄冈:温暖如春,老人生活乐融融

2月3日上午,在红安县城关镇似马山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1楼健身房里几位老人正在锻炼身

独居老人们的“唠嗑队长”

83岁的何梅花是独居老人。家里没药了、电灯不亮了、下水道堵了……平时,遇到这些问题,她

老人长期卧床要恢复,应每日慢走25分钟

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对现有证据进行的汇总数据分析表明,每日只需慢走

老人慢性胃炎的食疗有哪些

“老人慢性胃炎的食疗有哪些”,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 搜养老网一起来详细

老人半夜心痛要检查一下冠心病

“老人半夜心痛要检查一下冠心病”,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 搜养老网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