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东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医养结合名医工作室,新医大七附院全科医学科、内分泌科主任卢雪玲正在接诊一位脑梗康复患者。(全媒体记者李晓青摄)
9月12日,新医大七附院全科医学科、内分泌科主任卢雪玲带领东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团队成员入户为失能老人健康评估。(全媒体记者李晓青摄)
近期,乌鲁木齐市启动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计划为全市4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2次医养结合服务、为3200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连日来,记者走进该项目部分试点机构,看基层医疗机构如何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为守护老年居民健康而努力。
医养结合
名医工作室开到社区
“脑出血病人康复训练的方法非常多,推拿、针灸、康复器械锻炼等,可以改善肢体关节功能、增强肌肉力量,老爷子,咱们一起努力,一定会好起来的。”9月12日上午,在天山区东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医养结合名医工作室,新医大七附院全科医学科、内分泌科主任卢雪玲一边安慰,一边为脑出血后遗症老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此类疾病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并发症可能导致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如何照料他们成为很多家庭的难题。
今年,乌鲁木齐市不断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作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项目试点机构,东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引进三级医院医疗资源、改扩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等方式,重点为失能、半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当日,结束上午坐诊,作为指导专家,卢雪玲带领东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团队奔赴东后街南三巷53号院,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开展入户健康评估、康复指导。
“老人瘫痪在床两年多了,送医看病、日常照护,我们家属压力真不小,现在三级医院专家能上门给我们专业指导,社区护理服务也跟上了,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失能老人家属金红兰告诉记者。
卢雪玲介绍,目前,大多数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为了更好满足他们养老过程中的医疗需求,上级医院通过医联体与基层医疗机构紧密协作,建立医养结合名医工作室,通过社区坐诊、入户巡诊、带教培训等,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快速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9月13日,记者从东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下设4个服务站,承担着11个社区、25925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2368人,失能、半失能老人133人,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该中心主任郝文君说,今年,他们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的老年病科为主的医养结合病区,打造符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病床等服务设施,还充分发挥与自治区人民医院、新医大七附院等医联体协作功能,建立居民就诊、住院绿色通道,做好双向转诊服务。
医养健康
服务延伸到居民家
血压、血糖检测,日常生活活动等多项能力评估、预防压疮等护理知识普及……9月12日,高新区(新市区)南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团队走进82岁的陆翠琴家中,为她和她的丈夫提供免费的入户健康与医养结合项目服务。
“我年龄大了,老伴又长期卧病在床,平时去医院也不方便,多亏了你们上门服务。”陆翠琴感激地对医护人员说。
据介绍,南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较大,失能老人有130人,其中大部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南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查玉铃说,他们通过前期摸底和信息收集,及时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针对不同的特殊失能老人进行专业评估,予以用药指导及心理疏导。与此同时,该中心还设置了老年人就诊服务处,配备了轮椅等转运工具,为老年居民提供更舒心便捷的就诊环境。
“目前,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已突破8万余人,医养结合已经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需求。”高新区(新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业务指导中心主任郭志刚介绍,为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该区成立了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工作专家指导组,确定了包括南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3家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试点。
市卫健委老龄健康科三级主任科员靳晖璠说,目前,全市24家基层医疗机构已试点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今后还将依托该项目,不断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满足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