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龄化程度日趋增高的形势,相关部门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二是老年人慢病治疗费用如何保障,三是如何让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同时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在2023服贸会“中国国际康养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孔伟提出了三个中度老龄化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已超2.8亿,占全国14.1亿总人口的19.8%。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对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孔伟指出,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仍存在能力不强、资源不足等问题,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据介绍,2015年至2022年,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连续发布4个专门文件,提出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等,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
论坛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也指出,老年医学与康养结合能最大程度地维护和恢复老年人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将失能延迟到生命的终末期。与此同时,包括新里程健康集团等企业在探索中国创新型康养模式,新里程健康集团首席执行官林杨林在论坛上也指出,依托强大医疗能力与运营能力的新型医养结合体系,将首先成为康养行业刚需,打造成熟的康养产业,探索创新型康养产业中国企业方案,能够有效助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挑战与机遇共存
“之前在二孩三孩政策没有启动时,专家做出预测2030年我国会出现总人口下降趋势,但总人口从2022年开始负增长,这说明养老很多问题将会比预测来得更早、更快。这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增速快。我国人口老龄化第三个特点是高龄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80岁以上的人口已占2.54%。”孔伟指出了我国老龄化的三大特征,即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
在此背景下,孔伟认为将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共存。
其中,第一个挑战就是长寿健康,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不是划等号的,老年人有8年左右的带病生存期;其次是医疗负担重,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医疗护理等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是庞大的,这也给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带来巨大挑战,有数据预测,到2030年,人口老龄化可能使我国慢性病负担增加40%,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远远超过卫生资源的增加速度;第三大挑战就是我国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的相对独立性,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迫切需要提供养老和医疗相结合的服务。
研究老年医学的范利也指出,现在我国老龄化势态不容乐观,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少子化非常的明显,居民的健康诉求在增长,人均的预期寿命不能代表健康寿命,2019年比发达国家低10岁,预计203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83.5岁,其中女性81.3岁,男性73.5岁。另根据《中国老年疾病多发中心报告2007-2018》,老年住院共病的比例高达91.36%,平均患病4.68种,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居于首位。“老年人口的失能失智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据调查显示,2016年失能半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8.3%。2021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失能失智比例为27.9%,按照需求的特点养老远远不够。”
在范利看来,老年医学应在未来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老年慢病管理是现代康养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元素,由于大部分老人都在社区家庭机构,床位不够、护理员少以及医疗资源不均等一系列问题,让整个社会意识到,以健康为导向和以慢病管理为目的的智能医疗服务模式必将扩展到全国康养机构,甚至延伸到社区、家庭,完成慢病老人足不出户的医疗诊治。据了解,目前老年医学会在全国有8个医养结合试点,通过远程医疗完成对慢病老人的医疗诊治。康养行业从业者需要建立“全人管理、全程管理、全域管理、全方位服务、全科医师护士培训、全民健康教育目标”的六全保健理念。
而要想构建中国的康养模式,范利认为,为老年人制定科学营养的康养方案至关重要,目前老年营养不良风险高达48.4%,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患者反复感染性以及各种疾病问题;同时康养中也要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量化的适老运动方案;与此同时,当下也急需培养一批全科医护人员,掌握多种老年病的诊疗方法,能够为不同老年病患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孔伟也坦言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存在能力不强,存在资源不足等短板和弱项,但机遇总是伴随挑战而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养结合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两大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医养康养发展的强大支撑;与此同时,顶层设计越来越完善,如将健康老龄化纳入健康中国战略,先后制定实施了涵盖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都明确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可以说“居家、社区、机构、医养、康养”是新时代中国式养老高质量发展模式的“五位一体”。
探索供需问题解决之道
虽然有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与鼓励,医养结合也逐渐成为业界共识,但在现实中,养老问题较为复杂,具体模式也都在探索中,包括如何从需求端出发,供给端如何推进落地,政策如何更好地支持产业端发展等。
“现在康养的产业在需求端与供给端都存在问题,如现在很多老人存在着思想准备不足的情况,还没有准备好就变老了,中产群体规模加大,独生子女趋势显著,以及投资渠道、医疗融合的不足都成为了康养产业需求端亟须解决的棘手问题;在供给端,由于目前没有商业模式,没有业务规模,没有合理利润。”林杨林指出,康养行业的口号很多,但落地很难。
就此,林杨林也抛出了三个问题:企业经营如何持续?行业窘境如何解决?政策支持如何落地?
林杨林认为,只有成熟的康养产业,才能最大化减少老龄化对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依托医疗能力与运营能力的新型医养结合体系,将首先成为康养行业刚需。
在谈到企业如何才能获得成熟的商业模式时,林杨林表示,当老龄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时,刚需首先要被满足,让刚需成为主要矛盾;当刚需被充分市场化挖掘,才能铸造成熟的商业模式;当商业模式成熟可复制,才能培育成熟企业和养老产业。
而企业如何发展康养产业?林杨林认为,企业要有顶层政策的支持,应关注顶层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更要关注顶层设计和区域协调统筹推进,重点思考政策落地到底如何与企业和产业衔接。“应该推动更多的企业参与进康养产业,最大程度激化市场积极性,探索健康良好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在业务上也应该持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助力银发经济,满足养老行业的多元化需求。”
据了解,新里程健康集团目前正在探索“防控治康养”新型医养结合的康养模式、打造康养产业企业样本和城市样本,以医疗服务为发展引擎与产业入口,构建医疗集团、康养集团、医药集团和保险公司“四位一体”的健康产业格局,在全国20个省份控股管理超过40家二甲以上医院,医疗和康养总床位数达到3万张。
在林杨林看来,解决养老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也是需要多方协同的,包括医疗资源、保险支付等等。“我们在局部范围内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后续将这些跑通了模式的小样本量进行复制推广,更好地助力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如我们内设100张养老床位的东营鸿港医院,2017年6月通过新里程集团医疗资源调配、学科建设支持、老年照护等结合,启动了医养结合模式探索并成功转型;2020年,这一模式被复制到洛阳新里程医院。两家医院均已成为当地首家三级老年医院和医养结合机构典范。2022年,东营鸿港医院‘老年医院+老年照护中心’的医养结合模式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在上述论坛上,中国康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跃也指出了当下供需端一个不平衡性,即目前已经有高端养老,但如何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的养老服务、普通的中端养老如何来做,也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去年,虹口从提升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增强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探索实施“医养结合”等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养、上门
黄茵,真如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上海市首批金牌“社区养老”顾问。在202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规划、产业、治理、体制等方面的变革引起了广泛重视,取得了一
为了让周边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样、细致地为老服务,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原有的养老
在探索破解农村养老难题上,五河县通过植入“专业社工+互助养老+智慧终端+积分激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