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在养老服务领域实施非法集资。为此,民政部等四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工作的意见》,加大常态化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力度。
以老年人为围猎对象的投资理财骗局,在社会面广泛存在。而值得注意到的是,最近四部门下发的这份文件,则是直接对准了“养老机构非法集资”。其矛头所指治理对象堪称“指名道姓”,由此也足可见相关领域乱象之甚。
所谓养老机构非法集资套路多多,手段层出不穷。有些养老机构,超前对外预定床位,只求多收钱,而不顾养老床位多少、不管自身承载力。从预定到入住,很多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之久,不少机构通过远超正常水平的“超额预定”,来狂揽定金、保证金。到期不能履约者,大有人在。更有甚者,索性携款跑路,留下不少老年客户求偿无门。
而在另一种场景下,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后,工作人员也是软磨硬泡诱导投资。由于“身临其境”,老年人很难脱离于环境之外,拒绝外界施加的影响。于是乎,稀里糊涂就被带到坑里去了。诸如此类的操盘手法,俨然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在一些养老机构对内部,老年人对工作人员有着强烈的信任,甚至有一种类似亲人的情感。在此心理下,很容易因为“不设防”而被算计。此番,《意见》专门提出,要定期开展存量摸底排查,每年对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和质量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现场检查,就是要以穿透式、巡场式监管,来治理其中乱象。
保护老年人财产安全,保障其免遭养老机构非法集资的伤害,首要的,就是打破老年身处的“信息茧房”,让投资者教育、反诈教育,深入养老院一线,长伴老年人生活起居的日常。与此同时,更要打破“情感茧房”,引入多元的人际连结特别是亲缘关系连结,联通养老院场景,让老年人不至于过度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产生精神依赖。这对于确保老年人审慎进行重大经济决策,至关重要。
守护老年人经济利益,或许说到底,就是要以陪伴涵养理智,以多元的意见体系,来驱逐恶意与误导。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