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保障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关爱制度落实到位
为解决青岛市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关爱工作存在的精准分类、因人施策不够,对制定的政策措施缺少具体指导和跟踪问效,帮包人员不稳定、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青岛市创新方式方法,在全省范围内首个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在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上按一定规则记录储存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当志愿者需要养老服务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有效缓解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通过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关爱领域的应用,实现了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关爱包帮服务定人员、定时间、定质量。
建立动态普查机制
青岛市建立了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平台,制定出台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指导各区市建立了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动态普查机制,定期开展摸底普查,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录入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平台,要求对全市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每人每周免费发放4个小时的时间币,准确掌握了全市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照料情况等,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落实关爱服务措施
将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的关爱帮包全过程纳入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进行管理,把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作为服务对象,把帮包人员作为志愿者,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在手机端app点击确认后服务时间方可被认定,关爱服务项目也被细分为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和精神慰藉等多种类型,实现了服务时间和服务项目的量化管理,有效解决了关爱服务过程做样子、走过场的问题。
营造浓厚互助氛围
农民以村落聚居为主,熟人社会特点明显,人际网络比较健全,发展互助养老拥有乡情浓厚、邻里互助的独特优势。通过推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的工作人员可累积时间币,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留守老年人通过学习使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App,也得以更充分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促进了互帮互助、敬老爱老的文明乡风的养成。截止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注册志愿者5973人,服务对象达到10295人,服务总时长达到4415.75小时。
工作启示
一是充分发展互助养老新模式。在老龄化与少子化双重效应叠加下,我市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渐显现。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之外,探索发展互助养老模式已成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通过广泛推广应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把互助养老设施用起来,群众动员起来,服务开展起来,让子女在外放心,让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安心。
二是创新信息化手段在互助养老服务领域应用。在社会各界推广使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鼓励支持低龄健康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结对关爱等互助性养老服务,创新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助推互助养老发展,让互助养老服务途径更加方便、模式更加新颖,有效吸引了低龄老年人和年轻人等参与互助养老服务,扩大了供给人群,丰富了供给内容,建立了高效的互助养老服务平台。
三是以时间银行为抓手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优化低龄老年人力资源配置、增强区域内社会公众凝聚力、构建互惠和谐社区、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时间银行”作为低龄老年群体主动参与养老事业建设的创新模式,是实现养老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把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为探索发展多元补充型养老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青岛市民政局)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