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养老社区不赚钱,这类企业为何还要大肆“跑马圈地”抢市场?

  • 搜养老网
  • 2022/02/18
  • 中国养老网
  • 次浏览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服务已成为目标越来越明确的朝阳行业,进军养老产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其中,险企是最受关注的投资主体之一,也是最为亮眼的建设主体之一,其建设的养老社区,以及将保险业务与养老社区服务起来的做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险资企业在养老产业的“跑马圈地”

  客观地讲,比起地产、医疗等行业的企业投资养老服务,险企投资养老服务确实更有优势。

  一方面,资金是险企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最为显著的优势,只要运营和操作得当,险企在投资的资金问题上,是有充足保障的,不会因为资金跟不上而出现“烂尾”等现象;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是一个回报周期相对较长、投资回报率也不会很高、但稳定性、可持续性很强的行业,不可能像地产一样,投资回报速度很快,投资回报率也很高,它必须用时间来体现投资效益、释放投资效应。而这,与保险的特点完全相符。因此,险企投资养老服务,比其他行业更为恰当而现实。

  近年来,涉足养老服务的险企也是越来越多。除泰康、太保、中国人寿、太平、平安等大型险企之外,合众人寿、光大永明人寿、恒大人寿、前海人寿等小型险企,也纷纷加入到养老服务的投资大军之中。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保险业已经在全国34个城市通过多种模式布局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等领域。目前市场上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的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累计提供超过13万张床位,其中,布局养老产业的人身险公司比例达到47%。

  保险+养老的显著特征

  随着在医养领域持续布局,保险业不断进化升级,逐渐摸索出保险产品与医养服务相嫁接的运营模式,从过去单纯的现金支付,演变为适应不同客户所需的“养老+保险+医疗护理服务”模式闭环。

  保险资金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特点,决定了保险资金与养老社区和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和良好的匹配度。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产品中嵌入健康管理服务,探索“治未病”的发展新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与养老社区入住及相关服务挂钩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养老生活综合解决方案。

  保险与医养服务的结合,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专业金融机构的帮助下,不仅可以守护好养老钱,还可以获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发挥资金长久期优势;对社会而言,可以提升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加强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险企投资的养老社区,大多档次很高,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社区环境、配套条件等都很上档次,对具备较高经济条件的人群吸引力很强。尤其是险企将养老与保险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更让一些年轻人动了心,纷纷通过购买保险给父母储存了条件很好的养老服务社区。即便父母暂时不进入养老社区,对购买了保险的人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等于将钱存进了保险公司。父母什么时候想去养老社区了,随时可以进入养老社区,享受规格较高的养老服务。

  多模式布局养老产业

  保险公司布局养老产业的模式不尽相同,总体上分为重资产、轻资产和轻重并举三种模式。作为养老领域的积极探索者,不少保险公司在布局养老产业时锁定正在崛起的新中产群体对品质化、专业化的养老需求,辅以安全、规范的财富管理工具,同步满足健康管理、财富管理需求,形成一站式的养老生活解决方案。

  1.重资产模式

  所谓重资产模式是保险公司直接投资与开发养老社区、老年公寓等养老地产项目。在重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买地自建养老社区,集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三个角色于一体。

  2009年,泰康保险集团率先布局养老服务领域,推出的高端养老社区就属于重资产模式,实践了“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医养结合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险资体量大、久期长,养老地产属于重资产运营且养老地产与养老服务的盈利周期长,与险资特征相匹配。

  在重资产模式下,前期投入大、成本回收慢,但客户黏性较强。保险公司自建养老社区需要承受较高的前期成本与长回收周期。保险公司建设的养老社区受“只租不售”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盈利的不确定性。且养老服务的城市扩张速度慢,可能失去部分先发优势。但重资产的优势在于保险公司是运营服务的核心负责人,对服务质量有较高的掌控性,对增强客户黏性具有重要作用。

  2.轻资产运营模式

  由于重资产模式对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此,近年来保险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其他途径如轻资产模式布局养老产业。

  轻资产运营模式则多为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的养老服务。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从城郊走向城市核心区,借助于公共医疗资源,打造新的医养服务模式。如部分保险企业的养老项目,选择位置交通便利,周边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区域落地中小型养老项目。该模式不需要拿地建设,建造成本较低,但对服务质量管控难度较大。

  如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以“小规模、城市化”为思路,优先投资小体量项目,强化高龄刚需导向。从2022年开始积极探索开展集团外养老社区受托运营,养老物业改建、改造,养老项目合资、租赁、咨询服务等轻资产业务,多渠道增加经营收入,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康复等多元化老年服务生态建设,扩大养老服务的覆盖面。

  实际上,轻资产模式虽然能以租用存量项目的方式,避免前期的高额成本,但养老社区对选址要求高,交通便利及医疗、公园等配套完备的物业往往租金较高,保险公司成本控制压力也较大。

  3.轻重并举模式

  而在轻重并举模式中,保险公司较少参与到房地产的开发和建设中,更多地将资金运用于提供护理和运营支持。

  以保险公司与房企合作为例,目前“三道红线”倒逼房企转型,养老地产成为房企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而保险公司通过战略投资等形式入股房企的养老社区,能够降低前期投入,高效实现养老服务区域化覆盖,以此推动旅居等养老模式快速扩展。

  当前,保险参与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建设养老社区为主,面向高净值客户。陈军廷认为,随着资源整合能力的优化,保险公司成本下降后有可能通过租赁、合作等轻资产运作方式,提供机构养老床位或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覆盖中低端养老服务,以扩大养老服务的受众面。这一趋势也能与普惠型养老相结合,成为保险公司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保险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在提供医养服务和护理支持的同时,也提升了客户质量。

  养老社区“不赚钱”,险企为何仍频频布局?

  就当下现状来看,大部分险企运营养老社区采用重资产模式,即使用自有资金直接参与到养老地产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这使保险公司在前期投入大量成本。尽管目前养老是公认的朝阳行业,但“做养老不赚钱”似乎成为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既然养老社区“不赚钱”,险企为何仍频频布局?这其中,协同效应是险企布局主因。

  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专员陈军廷看来,保险资金长期性与养老行业的高度适配以及两者的产业协同性,是吸引保险公司布局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因素。

  陈军廷认为,从投资角度来看,保险资金体量大、久期长与养老业资金需求的高度匹配是保险公司参与养老服务的前提,而盈利水平是决定进入养老领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具体而言,养老服务业需要长周期投资,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现金流等指标的管理能力都与项目持续经营息息相关。数据显示,养老社区从拿地到盖房的平均周期为5年,成本为30亿元至50亿元,选择重资产模式的保险公司需要承受5年无收益的压力。同时,养老服务质量是客户选择入住养老社区的重要判断依据,而入住率又影响着项目营收。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此前多次公开表示,“大家觉得大健康很热,但是大健康不太好赚钱,它需要积累,真正赚钱要5年至8年,是一个慢工夫。与做快消品不同,医疗养老产业服务跟不上,失败概率会更高。所以,一定要全面赋能、整合,持续地提高专业能力、服务能力,最后形成强大口碑。”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通过打造产业链,向上衔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等产品,向下带动护理服务、老年大学等产业,使保险产品与养老实体有机结合,更好助力解决养老难题是建设养老社区的前进方向。

  险企布局养老社区,风险不可小觑

  需要注意的是,险企布局养老社区,也要量力而行、稳健推进,不能过度投资、过度讲究高大上、过度激进,而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建设更加具有层次感的养老社区。否则,养老社区也会给险企带来负面作用,甚至出现风险。特别是小型险企,资金实力并不是很强,如果也像大型险企一样,到处布局且档次很高,搞不好就会出现风险。

  实际上,险企投资养老社区,并不是毫无风险。虽然保险资金的兑现大多在未来,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但是,不管时间长短,最终都是要兑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养老社区建设的投资回报不能及时体现,社区的入驻率不高,对险企来说风险也是很大的。为什么小型险企更要注意投资的节奏和强度,原因就在于资金能否转得过来。一旦进入兑现期,而养老服务的回报率又没有体现,就有可能会出现资金兑现风险。显然,对险企来说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有人建议,险企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联姻”的方式,合作开发养老社区。这样的方式不能认为不行,就看其他企业是否愿意加入到养老社区建设中来,“忍受”慢回报、慢收益。眼下,真正可能实现“联姻”的应当是险企与房企,或者险企与医疗行业的企业。因为,房企和医疗企业也是养老社区投资的主要群体。如果彼此之间能够合作,倒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在此,我们也建议,如果险企想与其他企业合作,最好的合作对象应当是医疗企业。一来医疗企业也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具备合作的实力与条件;另一方面,医疗企业资源较多,如果能把双方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更强的社会影响力,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与房企合作,不仅资金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且可能会被风险困扰。一旦房企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还会殃及池鱼,让正在建设的养老社区出现问题。因此,与房企“联姻”,险企当慎之又慎。

  同时,险企在投资养老社区中,也要防止过度追求高大上的现象。不同的险企,能否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分工,亦即有的以高档社区为主,有的以中档或中低档为主,以便于不同经济条件的居民都能选择到自己需要的养老社区。否则,不仅会影响居民养老,也会影响险企的投资回报效率和效益。当然,险企也可以依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建立不同档次的养老社区。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五年成功运营,这样的养老社区更适合老年人生活

 作为北京创新的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恭和家园凭借专业、系统的服务,在疫情发生后的近三

买保险即可入住养老社区!多家险企布局“银发经济”

 近年来,险企纷纷布局“银发经济”,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险企涉足养老社区

恭和家园:三年疫情证明,这样的养老社区更适合老年人生活

作为北京创新的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恭和家园凭借专业、系统的服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近三

老牌酒店转型路:大家保险·朝阳养老社区探索“在地养老

硬件设施、软件配套落后的老牌酒店,如何通过“老龄化和城市更新”市场发展趋势完成再升

苏州河边这家“细节控”养老社区,“85+”老人是“主角

怎样帮助长者与家庭获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的生活?对刚需养老护理的探索一直在进行。

上海市星堡浦江养老社区的详细介绍

星堡浦江养老社区坐落于上海市闵行区联航路1505弄5号楼的星堡浦江社区,是继星堡中环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