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中国出版社副社长陈秋霖表示,对于老龄化概念,过去因固有思维谈得比较多的是可能引发的一些问题,但在党的十九大以后,相关的讨论更加强调积极应对老龄化。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在《长寿时代》一书中则写到:“长寿时代必定是健康时代和财富时代,也必将催生长寿经济。”
积极应对老龄化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攀升。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超过7%,或者60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因此,中国目前已经属于老年型人口国家。
《2021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中指出,由于人口增长存在一定的惯性,人口结构的改善需要时间,在未来15~20年的时间内,人口老龄化现象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原来提老龄化概念一般会提到老龄化问题,但党的十九大以后,更加强调积极应对老龄化。其中重要的转变在于,原来看待老龄化,更多看到的可能是以传统社会、老龄化程度不那么严重的情况推演的结果,社会以一种固有的思维去思考老龄化时代,觉得这是个问题,因为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面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存在固有思维所带来的恐惧。”陈秋霖表示。
在积极应对老龄化方面,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其中提到,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2021年,多个相关举措和政策推出。2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三部门发布《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3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纲要草案》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
养老需求激发“银发经济”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银发经济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2020年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根据预测,到2021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5.9万亿元。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认为:“随着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活力老人的数量在增加,他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满足这些活力老人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老龄化社会之后老年人可能不再是负担,而可能成为促进社会活力、经济活力的源泉。”
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量为例,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万个,同比增长10.4%,比2015年底增长37.2%;各类机构和社区养老床位有823.8万张,同比增长7.3%,比2015年底增长22.5%。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有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22万个,床位790多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和数量均突破50%。
“2021年,‘银发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老年行业创新突围的关键变量是新一代老年群体,他们乐于拥抱变化、思想开放、愿意进行悦己消费。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老年群体出现,行业正释放出以下趋势:中老年互联网使用行为在不断迭代升级走向圈层化,富裕开放的中老年群体推动‘银发经济’消费升级,适老化需求推动金融机构大量进行老年金融产品创新。”北京银发壹族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段明杰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
但同时,目前很多产品不适合老人的真实需求。陈秋霖认为,现在我们刚刚进入老龄社会,在保持生产活力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生产老年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因为年轻人在生产以及策划创意,可是老年人在使用,但是年轻人没有老过,他们可能不知道老人到底想要什么,而且可能也没有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因为大家可能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研究年轻一代、研究下一代上,而不是研究老年人。这样就可能导致一些创新的产品并不是很适合老年人真实的需求。我们要提供更多老年人体验感好的产品才能真正激活“银发经济”。
高品质养老探索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1》中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战略目标是实现积极老龄化、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阶段表现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97%的老年人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地方政府负责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的模式。
据了解,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幸福晚年养老计划”,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养老方式。将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新城普惠养老、京郊小镇养老和环京田园养老四种模式,实现从补贴、医保、优待支持到服务标准规范的“四个打通”,鼓励社会力量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相较于高端养老模式,更聚焦中低收入人群的高品质养老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欧宗荣曾在《关于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表示,一方面,要全面建立开放、公平的社区养老服务市场,放宽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广泛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举措,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的优势,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上,保险企业也做出尝试和探索,推出高品质养老社区以满足老年群体的差异化养老需求。2021年11月27日,泰康之家·鹏园体验馆投入试运营。据悉,泰康之家·鹏园是继泰康之家·粤园后,泰康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第二家养老社区,地上建筑面积约10.7万平方米,可提供约1300个养老服务单元和约100张康复床位,预计2023年首期投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高品质的养老生活需要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做支撑。泰康之家·鹏园将通过“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医养结合模式和“1+N”多学科照护模式,搭建起的“急救-慢病管理-康复”三重防线,覆盖体检、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和康复全链条。同时,围绕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泰康之家还配备了相关的服务体系,让泰康居民在社区搭建的“银发智慧”空间和平台上,能够并愿意持续生产、持续创新,享受高品质文化养老服务。截至目前,泰康之家在全国已开业运营社区中共开设了约230门课程,拥有居民俱乐部约170个,在乐泰学院担任教师的长辈人数超过230人。
此外,中国太保与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1居民养老规划与风险管理白皮书》显示,中国太保在2018年发布了首轮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高品质养老社区与专业化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产业发展路径。目前,中国太保已落地成都、大理、杭州、厦门、南京、上海东滩、上海普陀、武汉等8个养老社区项目,建立起颐养、康养、乐养“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构建“从55岁至99岁+”的全龄覆盖养老照护服务能力。累计已开工63.68万平方米,在建4894套养老公寓、7966张床位,总投资储备床位数1.1万张。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20年,黔西南州获批为国家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我
今年以来,东丽区紧紧围绕社区养老设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创新模式路径等重点工作,着力
今年以来,东丽区紧紧围绕社区养老设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创新模式路径等重点工作,着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于中国香港的中管金融企业,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太平”)一
泊于镇在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坚持“智慧互联、医养结
在威海经开区泊于镇崮庄村,龙山湖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正在老人家中忙碌着,69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