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医疗机构搬进养老院、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养老服务……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积极构建养老机构“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服务格局,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是今年深圳市两会确定的十项年度民生实事之一。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深圳正在构建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年人美好生活期待相匹配的高质量、可持续“老有颐养”服务体系,今年更是加快织密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目前,石景山区已发展建立49家养老助餐点,其中养老照料中心8家、养老驿站40家、社会化餐饮企业1家,并实行动态更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助餐服务,进一步简化老年人的用餐流程,切实解决失能、高龄、空巢等老年人的吃饭难题。
日前,位于阳泉高新区惠泽园小区的康养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其是阳泉高新区打造的首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今年以来,宝城街道新村社区以创建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契机,紧紧围绕满足老年人娱乐需求、健康需求、社交需求,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出行便利设施建设、优化为老服务水平、营造尊老敬老氛围、引导老年人社会参与等举措,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共建适老宜居环境,有效提升了辖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赛罕区人民路街道仕奇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内,阳光透过玻璃幕墙,老人们围坐一起聊天、晒太阳,悠然自得,享受着惬意的午后时光。
我市各区(县)民政部门把日间照料中心(站)建设纳入常态化,倒排建设工期表,明确完成时限和要求,力争9月底前建成1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加快建设、优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参与运营,满足老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自家门口,一刻钟内就能享受上海最棒的公益社区养老服务,我确信,这里能满足我对美好晚年生活的一切想象。唯一的期盼是,这样的机构能出现在上海每一个社区,让全上海老伙伴们过上安心、充实、优雅的晚年时光。
今年春节后,受疫情影响的我市49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陆续重新开放,除了为老年人提供送医、送餐、生活照料等服务外,还有各种文体活动,让老年人在“一刻钟生活圈”中享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落实20项民心工程,今年,天津结合各区特点,推动建设养老床位3000张,完善社区养老。
自2020年,半淞园路街道启用“云上养老合作社”信息平台以来,平台紧扣社区老年人急难愁盼的问题,确立了“医、食、助、兴”四大版块,以数字化智慧治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记者从巴彦淖尔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该市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目前,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9%。
3月13日,北京市民政局向社会公告了新增备案的10家、变更备案的8家以及撤销备案的7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根据《武汉市民政局关于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的通知》(武民函〔2021〕11号),按照地方标准《武汉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划分及评定》(DB4201 T 631-2020),武汉市养老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2021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含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网点、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进行等级评定,现将评定结果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