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湖南省新田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坚持以老龄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聚焦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群体,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迈向“品质提升”,托起了新田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来,阜阳市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阵地”,通过政策赋能、资源整合等,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多元供给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近期,为帮助老年人筑造居家环境安全、身体健康安全、社交安全和心理健康的舒适宜居的养老“安全小屋”,浙江省湖州市慕夕公益服务中心联合湖州市吴兴区飞英街道志愿者上门为多个社区的高龄独居老人、半失能老人铺设智能监测床垫、定制化改造家居、制订个性化的助浴方案,提升适老化改造水平,为社区高龄老人居家养老营造良好环境。
报告显示,在各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中,长者食堂的知晓率最高;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总体评价低于社区养老服务;而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评价方面,对便利性的满意度高于服务质量水平的满意度。
9日,2024年上海市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启动,上海终身学习地图同时发布。从基础的智能手机操作,到智慧就医、休闲娱乐、社交互动、数字艺术,乃至前沿的人工智能,今年上海市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精心准备不同内容层级、不同应用领域的数字教育教学内容,针对老年群体差异化学习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让每一位有需求的老年人都能在智慧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空间。
尽管有些拿不准,餐厅仍按时开餐。上午11点刚过,十几样饭菜陆续出炉,碗筷、托盘也摆放整齐。大概20分钟后,70多岁的老人巴其云把雨伞合上,在门口甩了甩,放到了置物架里,工作人员看到后热情地迎上去。
近年来,黔西南州在服务对象精准化、服务能力专业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保障机制化上下功夫,着力构建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03个,培育养老服务专业人员600余人,为州内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个性、专业、优质的养老服务。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苏家坨镇安河家园六里漆女士点赞的正是苏家坨镇近期开启运营的安河家园东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同一天对外开放的还有苏家坨镇幸福·烩北分瑞利社区助餐点
9月4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授牌仪式在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河埠村村委会举行。该村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优化服务路径,把“国字号”招牌擦得更亮。
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华飞社区作为以社会化移交退休人员居住为主的社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百分之六十以上,辖区老龄化情况较突出。社区秉承服务群众宗旨,将养老服务作为社区重点工作之一,聚焦群众关心的老年医养、生活照料等方面,精准施策,延伸服务触角,开展一系列民生及帮办代办等服务,解决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将关爱和温暖带到辖区老年人身边。
今年以来,瑞南代表联系点的人大代表们紧扣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携手居民区党总支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社区实际的养老服务新路。
8月21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在西安市召开的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目前,陕西已建成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40个,打造居家社区养老示范县区11个,6个市获得民政部、财政部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支持,日间照料中心覆盖93.8%的城镇社区,82%的行政村建有农村互助幸福院,陕西省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广覆盖。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宁夏将通过实施在乡镇社区建立老年学习网点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创新老年教育方式,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昌路社区常住人口4008人,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695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7.3%,有些是空巢老人。近年来,社区聚焦老年人需求,整合为老服务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养老服务实现“从有到优”,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
纪建颖介绍,进口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781人,如何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是街道、社区一直以来努力破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