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近期推出了一项新的举措,即助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对老年人住房环境的改善,提高他们在家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方便他们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从老年人居住房屋建造年代来看,近六成老年人住宅建成时间在2000年以前,房龄超过20年。根据《2023中国居家养老空间消费趋势洞察》,上下楼不方便、缺乏警报装置、扶手等必要安全设施是老年人自住房主要的不适老问题。
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为我国社会各层面带来严峻挑战,养老规划提上了日程,目前居家养老成为主流,近六成老人居住房龄超20年以上,此份报告对居家养老空间行业的消费人群、养老空间商品趋势做了深入的洞察研究。
“这个床很管用,自己动手可以调升降,蛮舒服的。”5月23日,沅陵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上门了解适老化改造项目使用情况,沅陵县二酉乡莲花池村的李芳孝老人指着房内的护理床满意地说。
作为支撑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养老服务人才肩负着我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养老服务面临人才“引不来”“缺认同”“待遇少”“流失高”等问题,成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掣肘因素
日前,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全国50个地区实施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其中,重庆市渝中区、渝北区成功入选。
民政部网站公示了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拟入选地区名单,湖南的长沙市、娄底市在列。
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品质居家养老让老年人幸福满满。
李阿姨所说的是东关社区安宁智慧康养幸福小院,小院以庭院式建筑为主,以公建民营的方式运营,通过将养老、康复、护理相结合,致力于为东关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真正让老年人居家“养老”变幸福“享老”。
2019年8月,通州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正式实施。目前,全区已由第三方公司招录380名助老员,多为40岁到65岁之间的女性。助老员服务全区5.6万多人,其中,80周岁及以上服务对象5.1万多人;分散供养农村“五保户”、70周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重点优抚对象等8类老人5400多人。
日前,金山区廊下镇中联村村民王培宝在亲戚的陪同下来到村委会。
近日,朝阳门街道结合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发展规划及建设经验,正式启动“社区居家医养服务”新型养老模式,并在朝内头条社区进行试点,通过“一带三站”链式服务形式,为老人提供一体化、连续性服务。
4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居家养老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为了做好审议前的准备工作,昨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我市居家养老体系建设工作情况。
3月16日,在上海市普陀区2023年养老服务工作会议上,15项“2023年普陀区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正式宣布启动。
据济南广播电视台旗下移动新媒体客户端天下泉城报道,2023年,济南将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提升工程,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规范提升城乡标准化社区老年助餐站点20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