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下称《报告》)表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养老模式正在为老人、机构提供实时、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务,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老人儿孙满堂,本应尽享天伦之乐,却因赡养问题犯了愁。6月18日,古丈县法律援助中心接待了一对中年夫妇:“听说你们这里有免费的律师,我父亲现在都九十多岁了,疾病缠身,行走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兄弟姊妹中有的不履行赡养义务,我们按照父亲的意愿代替父亲来申请法律援助,你们能不能帮帮我们啊?
据北京市民政局在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比2022年底增加29.7万人,平均每天净增800人。预计到2031年,常住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近日,家住綦江区綦齿社区七村小区的89岁独居老人杨秀珍成为綦江区第一个体验居家养老智慧化改造的特殊困难老人。
近日,网友反映云南昆明某医院内,有女子掌掴一名卧床的老人。6月11日,当事医院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该女子非医院护工,系老人家属所找,已经照顾老人多年。目前,当地卫健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6月8日下午,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微信公号“兰山公安”发布《警情通报》,对近日“两名女子当街戏耍老人”一事进行通报。
近年来,为了满足上海老年群体“原居养老”的实际需求,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本市推出了基于多元养老服务的“家床”服务,把专业养老服务“送上门”的新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老人接受。
在河北大名县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呼叫中心从手机、小程序等渠道获取老人需求,经智慧养老平台派单,以上门服务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
“记忆力明显减退”“理解及表达能力下降”“情绪开始变得喜怒无常”……你的身边有这样的老人吗?这些都是大部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正在经历的过程,他们开始遗忘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失去这些宝贵的知识与阅历,对于日常护理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尽早介入,唤醒“沉睡的记忆”。
和大城市相比自然康养环境更好,和三亚、昆明等传统旅游名城相比生活成本更低,一批小城正在凭借更具性价比的异地养老方式出圈。
家中老人痴迷购置精油,有时一次就买了两千多元,“上线”经销商每天还打电话诱导其发展下线……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养生诈骗案件频发,上海警方日前就破获了一个使用劣质精油诈骗老年人的犯罪团伙。
当下,很多手机软件利用精准算法,根据老人用户的喜好推荐相关内容,不知不觉延长了老人在短视频平台停留的时间。加上老人退休后社交圈变小、缺乏更多娱乐方式、儿女关怀缺失等因素,更促成了老人对手机的依赖。
“快来人,快来人啊!”近日,广东阳江,一3岁女童爬出阳台,随时可能坠落。邻居奶奶听到孩子哭声,急得伸手去接,并大喊求助,最终,6名邻居合力用篷布稳稳接住了孩子。
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都选择居家养老,因此,积极建设布点高品质养老服务设施,对于推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尤为重要。
5月17日,单县公安局郭村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王某求助称:自己身份证丢失,而自己由于行动不便无法前去办理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