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家庭环境是居家养老的重要空间载体,居家适老化改造是预防老年人跌倒、保持甚至促进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守护安全
居家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特征明显。2022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19.8%,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近4000万,失能老年人近660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计算,夫妻空巢老年人和独居空巢老年人分别达1.15亿人和3163万人,两者合计约1.47亿人;80岁及以上高龄夫妻空巢老年人达891万人,独居空巢老人772万人,两者合计约1663万人。
居家养老在我国养老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家庭环境是居家养老的重要空间载体,但当前“老人住老房”“住房不适老”等现象依然突出。《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超过2/3的老年人居住在建成超过20年的老旧住宅中,超六成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问题。此外,中国疾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根据测算,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其中约一半发生在家中。本应安享晚年生活的家庭场所,反而成为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高危空间。居家适老化改造是预防老年人跌倒、保持甚至促进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对提升老年人自我管理水平、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容等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
“小改动”撬动“大工程”
居家适老化改造成效显著
为守护老年人居家安全、让老年人不再“磕磕碰碰”,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的目标任务,并纳入“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予以推进。“十四五”期间,居家适老化改造相关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完善,规划重点任务稳步落实,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突出表现在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得到明显减轻、适老化改造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改造内容更加丰富适用。
一是经济负担得到明显减轻。各省市在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上做出有益探索,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给予补贴,切实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上海市每户家庭的补贴额度为1400元~3500元,天津市户均补助标准为3500元,浙江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平均每户支出标准为6000元,深圳市资助标准为12000元~20000元/户。
二是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十四五”期间,财政支持新增200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全国居家适老化改造成本约为5000元/户。根据该项工作实际进展情况,财政支持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发挥了较好的引导示范作用,带动约4倍的社会和个人自发出资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有效带动老年人家庭采购市场化改造服务的发展。
三是改造内容更加丰富适用。基于老年人差异化需求,居家适老化改造可分为基础型、提升型两类,基础型改造内容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安全和生活便利需要为主;提升型改造内容主要满足老年人改善型生活需求,以丰富居家服务供给、提升生活品质为主。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确保室内适老化改造精准匹配老年人需求,各街道、社区前期深入老人家里摸底,了解老人需求,民政局汇总后形成改造清单,再分发给老年人家庭,由居民们自由搭配改造项目,实现“居民点单、按需改造”。
破解难题
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
目前,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仍处于起步阶段,居家适老化产品供给不足,适老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智能技术赋能较弱,便利度有待提高;改造成本多主体分担机制尚未建立;社会对适老化改造的认识不足,市场需求有待激发。对此,应聚焦重点问题,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从保障基本养老需求向满足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多元需求转变,从重养老设施建设向适老化设施与服务融合互补转变,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变“享老”。
一是着力提升适老化改造服务水平,让改造更“个性”。1000个老年人家庭,就需要1000个适老化改造方案。居家适老化改造,要贴近老人生活,让需求先行。适老化改造,不仅仅是无障碍化,更是为了满足老年人自主生活的愿望。相关机构、企业应加大对适老门、新风系统、安装工艺、浴柜、扶手、防滑地面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专业经营主体组建适老化改造评估师、设计师等专业团队,为家庭提供专业化、整体性“全屋定制”解决方案。在限定的空间内整合资源,通盘考虑老年人自身的健康水平、住宅环境等情况,进行“针灸式”改造。
二是研发推广智能家居辅助设备,让改造更“智慧”。《意见》提出,家庭配备智能安全监护设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养老场景集成应用,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将智能技术融合于居家适老化改造中,既可以丰富产品种类,也可以适当降低人工成本,促进绿色适老化改造的发展。具体实践中,可考虑将医护健康、紧急求助、一键报警、断水断电等应急智能装置作为适老化改造的必选项目;将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检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等智能健康设备,智能家居、智能电视等智能设施纳入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可选项目。
三是优化成本分担机制,让改造更“实惠”。居家适老化涉及评估与定制,意味着改造并不是一项便宜的服务。目前推进适老化改造时,大多数地区采取招标办法,但政府资助适合解决一些特殊、困难老人的基本需求,而定制化、高品质的居家适老化需求,还需探索资金分担、管理维护的整体解决方案。居家适老化改造应逐步形成多元参与的可持续建设发展模式,实现“政府补一点、家庭掏一点、企业让一点”的运行机制。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收支情况,探索本人或子女公积金用于支付适老化改造费用的合理比例和划转办法。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探索长护险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补贴办法和发展模式。引导银行、保险、电商平台等社会资本投资居家适老化改造,探索免费安装、有偿使用模式,推广物联网平台化管理,缓解财政和居民经济压力。
四是提高居家适老化改造意愿,让改造更“亲民”。尽管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政策,甚至有些地区将动员老人参与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该区下属街道办的绩效考核,但老年人意愿依然不高。部分老人由于认识不足或身体条件跟不上,往往下不了决心给自己住的房子做适老化改造,必须得到子女的支持与帮助才能完成。因此,在宣传适老化改造时,既可以依托国家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线上教育平台等多渠道多媒体平台,向老年人宣传支持政策和成功案例,也可以面向年轻人科普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和潜在收益,鼓励年轻人为父母做一次居家适老化改造。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5.4%
为表彰先进、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养老服务产业的未来发展,1月31日下午,杭州市拱墅区东新街
首先,城阳区老年大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除了常规的书法、舞蹈、唱歌等
2023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
为老服务反映民意、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为进一步提
昨天,2023第二十二届“苏州十大民心工程”评选活动颁奖仪式举行,苏州十大民心工程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