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将晚年托付给信任的人,意定监护如何为养老兜底?

  • 搜养老网
  • 2023/10/17
  • 北京日报
  • 次浏览

北京日报客户端近期刊发的“京城养老大调研”,聚焦提防保姆“钻空子”、反诈防骗等内容,引发很多老年人的共鸣。老人在安享晚年之余,还有一些权益保护领域的问题需要安排。不妨趁着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还不错的时候,在脑海中“转一转”,早做规划打算。


将晚年托付给信任的人——

养老未必只靠子女

有的老人一辈子没有生儿育女;有的老人辛苦把孩子养大,子女却因各种原因不能尽心照顾;有的老人膝下多个子女,却是有亲有疏……人老了,最大的担忧,莫过于当自己逐渐失去行为能力后,能够“依靠谁”,谁又能“靠得住”。

这些年,北京市老龄协会的权益保护服务热线010-84439949,接到不少老人在这方面的咨询与求助。市老龄协会组建了专业的律师与社工师团队,积极为陷入困境的老人提供权益保护服务,其中就包括帮助他们寻找“意定监护人”。

所谓意定监护,据《民法典》第33条表述,“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简言之,将晚年“托付”给谁,可由老人自身决定。

作为市老龄协会权益保护服务项目负责人,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赵越凡介绍,近期项目援助的一位老人,因儿女拒绝赡养,便选择了自己的原同事作为意定监护人。“我们帮老人设计了意定监护方案,每月退休金作为入住养老院的基本费用,由意定监护人担保签字入住养老机构,另将一定额度存款交养老院保管。老人生病住院,养老院可以用这笔钱,支取需意定监护人同意,老人也约定给意定监护人一定报酬。”

提前规划有备无患

赵越凡认为,意定监护的实现,能够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个人意愿,有利于弥补家庭监护的不足。但长期与老人接触过程中,她发现“监护”的相关知晓度很低。“也就停留在‘谁管我’,至于谁能管、怎么管,基本没有概念。缺乏自主选择养老方式的意识,导致不少老人晚年生活比较被动。”

因此,律维银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进入到社区开展普法宣传,讲解老年权益相关知识。让老年人知道,将来可能面临的各种监护问题,法律上有些什么样的规定。“比如老人了解意定监护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晚年生活原来可以提前规划。也许当下没有需求,至少做到心中有数,一旦有需求,知道该怎么做。”

实际操作中,赵越凡也遇到过老人遍寻身边关系,找不到一个人愿意做自己意定监护人的情况,这在她看来是当下监护领域的难点。“虽说监护人可以是组织机构,我们也做了不少探索,但北京还缺少能提供这类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对没有近亲属做监护人,也没有走意定监护的群体,《民法典》规定由村居委会来做公职监护,社区压力、实施难度确实很大。”

她建议,要有政府部门牵头建立老年人监护登记管理制度,对监护关系进行统一登记管理,培育和发展专业监护服务组织和监护监督服务组织。对部分特殊困难老年人,要由民政部门、司法部门、有关组织等提供监护监督,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将财物传承给想给的人——

了却心事避免麻烦

房产、存款、物品……安顿好晚年生活之余,自己的所有物,如何能在身后按照意愿,给到想给的人?遗嘱作为保障心愿实现的有力法律手段之一,正越来越广地为人们所熟悉和接纳。

孙爷爷有一儿一女,儿子鲜少关心父母,老人全靠女儿女婿照顾,也指望女儿为自己养老送终,想把房产留给她,又担心儿子不同意。纠结中,孙爷爷找到中华遗嘱库,得知自己有处理名下财产的权利,不需要得到儿女同意。“这可太好了,了却我一桩大心事!”

即便没有类似矛盾,忽视遗嘱重要性,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赵女士的父母先后过世,留下一套价值不菲的房子,登记在父亲名下。作为家中独女,赵女士“想当然”以为,房子肯定是自己一个人的。

可当她想将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到房管部门办手续时却被告知,还需要叔叔伯伯们签字同意!原来,赵女士的父亲去世时,奶奶仍在世,有权继承父亲部分遗产。数月后,奶奶也去世了,她所继承到的遗产,便由她还在世的另几个孩子继承。父亲有三个兄弟姐妹,意味着房子已经是好几个人的了,想要过户,他们都要放弃继承才行。

面对这一复杂形势,赵女士求助中华遗嘱库,在工作人员协助调解下,她给予其他继承人一部分经济补偿,换得他们放弃继承权。房子过户后,赵女士第一时间到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做好财产安排。

不必拖到“最后”考虑

川流不息的北京站附近,静静伫立着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推开磨砂玻璃门,人们将意愿郑重托付,将踏实和安心带回家。

作为中国遗嘱专业服务开创者,十年前,中华遗嘱库从西交民巷的一幢白色小楼起步,掀起遗嘱知识普及与办理的热潮,预约排队一度超过一年半。

为缓解等待时间过长问题,2019年,北京第二登记中心正式启用。截至去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了60余个服务中心,为37.6万多人提供了遗嘱服务,登记保管了25万余份遗嘱。

从陌生避讳到熟悉信任,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感受到了人们对遗嘱态度的转变。“2013年启动时,曾经对民众遗嘱观念进行调查,仅12.4%的受访者认为遗嘱‘一定要有’。2019年的调查中,这一比例上涨至46.87%。”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十年间,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年降至68.13岁。2017年开始,60岁以下立遗嘱的人数逐年上升。不过,60-70岁老年人仍是订立遗嘱的“主力军”,比例为46.88%,其次是 71-80 岁年龄段,比例为 35.62%。

大部分人群订立遗嘱,是避免家庭纠纷和简化继承人继承财产手续,约各占三分之一。“很多老人家庭和睦,不存在‘抢财产’的问题,立遗嘱是为了帮助子女顺利继承房产,免得折腾,是父母对子女的那份操心。”另外,隔离子女婚姻风险的比例依然不低,达 14.72%;将财产留给非法定继承人(多为孙辈)比例达 11.18%。

陈凯提醒,遗嘱可以修改,作用是防备万一,不必将立遗嘱与人生终点划等号,非要拖到“最后”才考虑。影视剧里,躺在床上留下遗嘱的情节,很可能不具备法律效力,因为不能保证那个时候的精神认知状态。

点评——

权益保护提倡未雨绸缪

步入老年,权益保护的“弦”要始终放在心上。北京市老龄协会权益保护处处长尹政伟强调,“幸福的晚年生活,要以生命财产安全为基础,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生活常识和技能,保证自己不被欺,不被骗,防范意识高,防御能力强。”

例如反诈知识学习,为帮助老年人应对层出不穷的骗局,北京市老龄协会持续开展各种普法宣传,还录制“老友帮”系列短视频,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反诈。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改变,老年人会逐渐失去保护自己的能力,直到法律意义上的失去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就需要监护,需要有其他人或组织为其权益提供监督和保护。因此,老人在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应提前做好养老规划,为晚年生活预置一些保护措施。尹政伟透露,北京市老龄协会正在制作意定监护指引,计划于近期发布。这是一本细致的普法手册,可以给公众非常“接地气”的指导。

在她看来,权益保护,重在未雨绸缪。“我们一直倡导积极老龄观,对自身的生活照料、健康管理、财产安全保护、婚姻与继承关系等等,都可以在自己行为能力良好时通过提前规划与安排,预防和减少未来的风险。遇到难事儿也可以向我们权益保护服务专业团队咨询,听听别人的经验做法。”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独居老年人群占据了主体地位。农村老人空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搞好养老事业要靠年轻人,但不能光靠年轻人

近日,有媒体报道,西安、杭州等地正在吸引年轻人加入养老事业。比如,西安就业扶持政策明确

广元市多层次优化养老服务确保老人晚年幸福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孤寡老人、孤儿集中供

畅享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潍坊建设高品质“15分钟养老服

在承接老年助餐社会餐桌功能的餐厅吃上一顿生煎,再到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享受健康服务、

芜湖这些人养老待遇,将暂停发放!

近日,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芜湖市本级领取企业职工养老待遇即将逾期未认证人员尽快办理资

上海浦东新区养老服务“大城养老浦东样板”亮点繁多

上海浦东新区10月13日召开“大城养老浦东样板”浦东养老服务工作通气会。浦东新区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