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老领域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人与人工智能、老人与人工智能还有利益相关者与人工智能应该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
近年来,我国社会在快速老龄化的同时,也在快速智能化。人工智能可以为养老服务提供哪些帮助?本届人工智能大会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学者孙玉灵表示,“人工智能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能够给老人提供最精准的服务,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的服务提供给正确的人。”
过去十余年中,孙玉灵致力于在面向老年群体的智能技术分析与设计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孙玉灵介绍道,由于人工智能的有效性、精准性依赖于高质量的、标准的大数据集,过去两三年中,上海开展了很多养老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了大量传感器,对很多养老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储存。
不过,由于目前养老数字化转型刚刚起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仍有较大进步空间。目前许多数据工作都需人力协助,以“物联感知设备”为例,数据出现警报时职工会去确认问题,但部分物联感知设备误报率较高,就会增加职工工作负担;很多基层养老服务工作者、一线养老护理员也反映,他们常常要在休息时间和下班时间来填写表格,在本职工作以外承担了较多数据工作。
另外,还有些人工智能厂商宣传产品时,打出了“可以替代人工来照顾老人”的广告。
孙玉灵不认同这一说法,在大会上分享了一个故事。一次调研时,她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吃饭时突然开始发脾气、扔东西。她在一旁很无措,因为一旦她试图走上前去安抚这位奶奶,就会被扔起来地东西砸到。这时,一位护工阿姨走上去,和奶奶说了几句话,两人自然而然地拥抱在一起,老人就不再发脾气了。
孙玉灵拍下了这个平凡而珍贵的拥抱。“我们要明白人工智能并不是——最起码在养老这件事情上面——它不是万能的,它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都无法替代拥抱和亲吻。
孙玉灵呼吁,面向未来、面向老人的人工智能技术应该有一些转变。首先,不能仅仅只看到老人认知下降、记忆下降等身体健康上的“不能”,也要看到老人的“能”,看到老人的尊严、能力和价值;其次,要更加关注老人所处的“生态环境”,从“以老人为中心”,转变到“以生态为中心”;最后,要明确数据的边界、底线和能力,致力于让人工智能为养老赋能、人与人工智能共同协作。
对于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孙玉灵表示,“我们不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人,或者是让它替代人,我们更加希望的是人与人工智能、老人与人工智能还有利益相关者与人工智能是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日前,记者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我省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清隐患、治
8月9日,晋城市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推进会召开。会议分析总结前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
在淄博市博山区,老小区里的老人们,通过智能服务平台,享受到信息咨询、紧急救助、视频通话
24日从山西临汾警方获悉,临汾市公安局直属分局经侦大队一中队认真梳理案件,深挖犯罪线索
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官网19日消息,如发现北京市内存在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行为,可将
5月13日,海口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开展打击养老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公告,决定自即日起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