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模式的多元化探索迫在眉睫,如何托起“夕阳红”,让规模不断增大的“银发一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新时代中国式养老的“必答题”。6月18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苏省老龄文明学术大会在南京举行。
来自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社区支撑”“老年教育的现代化战略思考”等话题分享见解、碰撞观点,共话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新未来。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老龄化与社会文明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樊和平:以“老龄文明”的智慧和情怀拥抱老龄化
樊和平对老龄化的到来充满乐观,他认为,老龄化不仅是事实和趋势,而且也应当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当整个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银发飘逸走向老龄,这个世界的文明气质、整个文明的性质已经悄然改变,我们所邂逅的已经不只是老龄社会,而是一种文明形态,是老龄文明的新形态。“面对老龄化,我们无需过度忧患,但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种新的文明正在到来,如果无视她、轻慢她,那么我们就将像分期付款那样,透支了未来,将真的没了未来。”为此,樊和平提出,我们应当也必须以“老龄文明”的智慧和情怀拥抱老龄化,为老龄,为世界,也为我们自己准备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李佳:银发经济发展要结合当地老龄化特点科学施策
李佳认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老龄化相比,中国的老龄化堪称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和超稳结构的“超级老龄化”。回顾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老龄化”一词共出现了7次。2021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更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应对老龄化的政策体系更加成熟健全,政策涉及领域更加广泛全面,政府内容更加丰富精细。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时,一定要结合当地老龄化特点,理清思路,科学施策”,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探索上,李佳特别指出,在构建银发经济产业链时,一定要跳出“养老企业”的小圈子,找到能够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中催生“化学反应”的“关键企业”。
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养老模式与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林闽钢:推动江苏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林闽钢认为,江苏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处在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加有为来破解协同发展不足,“通过理念重塑、路径选择和机制重构的改革创新,形成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良性互动的新格局,推动江苏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推动江苏“双业”协同发展,林闽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建议,要制订江苏养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建立江苏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清单,强化江苏养老产业(集群)基地和产业“孵化器”建设,建立健全江苏养老产业统计制度,积极推进江苏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创新和落地实施,认证江苏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苏适养老”品牌。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老龄事业规划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陈友华: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使医疗、康复、照料融为一体
陈友华对医养结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延年益寿是人类理想与文明进步的标志,但同时人类社会也将为此付出越来越沉重的代价,突出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供养,二是生活照料,三是医疗服务,四是心理慰藉。
“医养结合希望解决的主要是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两者”,陈友华同时提出了医养结合的实现路径——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把医疗、康复、照料融为一体,尽可能使老年人在同一机构中同时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健康监护、疾病治疗以及安宁疗护服务。
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老龄学习与精神生活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叶南客: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叶南客看来,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工作,是开展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的重要路径。
那么,老年教育如何实现现代化发展?叶南客以南京市为例提出了以下对策:成立市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创新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整合现有资源,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打造市级和基层“两个中心”,搭建老年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平台;开展老年教育“六化”评估,规范老年教育发展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发展老年教育,建立老年教育经费筹措运作机制;推进老年教育立法工作,加大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
江苏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吕德明:走具有江苏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路
吕德明在演讲中认为,“‘苏适养老’就是发展模式适合、服务供给适当、情境体验适意,契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和广大老年人意愿与追求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
在他看来,围绕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三个层面的目标,要重点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理顺不同供给主体的关系,解决好“谁来养老”的问题;统筹融合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解决好“在哪养老”的问题;积极回应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解决好“如何养老”的问题;优化政策、要素和发展环境,解决好“养老服务保障”的问题。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建设更有人文关怀的老龄友好城市
从居家养老出发,周岚进一步对老龄友好城市建设进行了探索。她认为,我国在城镇化水平30.9%时,就迈入了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客观事实,给同步解决面广量大的适老化社会需求增加了难度。
“有别于西方文化,中国人养老方式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周岚强调,这种养老方式,决定了不是多建养老机构就能满足社会需要的,而须系统谋划居住区、道路交通、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全面推动老龄友好城市建设,并将老龄友好乃至全龄友好城市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老龄事业规划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李荣锦:让社区成为连接需求与供给的平台
李荣锦关注居家养老服务,在他看来,“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支撑,承载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要素,并逐渐成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的关键链接点。”
他认为,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一是要引导机构通过连锁化运营等方式进入社区,并提供上门居家养老服务,使老年人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得到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二是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老年人养老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周边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而使社区从直接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连接需求与供给的平台,进而充分调动社区周边相关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满足社区老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该局
10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2016年8月1日起施行的《成都市养老服务促进条
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宣城市宣州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为民办实事,不断提升宣州老年人的
10月26日上午,民政部举行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三季度民政重点业务工作
今年以来,渝北区龙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启动“家庭养老床位”居家服务工作,提供助餐、
近日,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中医药服务下沉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的通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