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的崆峒大地还披着寒冷的外衣,接连几场大雪,又给城市增添了几分寒意。81岁的白效宪早早起床洗漱,准备去崆峒区西郊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中心离白效宪家不远,但工作人员知道老人腿脚不灵便,路上积雪未消,又怕老人等得着急,一大早就上门来接人。工作人员一路搀扶着老人,有说有笑地走进了养老服务中心大门。9点不到,长者食堂里热腾腾的花卷、米粥和各式各样的小菜已经装盘上桌,老人们笑呵呵地互相打着招呼坐下用餐,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该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平凉中心城区南环路580号康居园小区大门东侧,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183平方米,设有护理型床位20张,各类功能服务室一应俱全,可为辖区内以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为主的老年人采用无偿、低偿、有偿的方式提供助餐助洁、心理慰籍、文化娱乐等各类线上线下服务。老人们正在用餐的食堂一次可容纳40人左右,在全力保证食材采购卫生安全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实惠的营养膳食,让他们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养老服务中心厨师张晓锐告诉记者:“咱们的食材都是特别新鲜的,当天用当天进。我们还会根据老人们的不同口味适当调整和丰富菜品,让老人们能够吃上可口的饭菜。像白效宪老人不爱吃米饭,我们就经常给他做一些面食,有的老人不爱吃肉,我们包饺子的时候就专门给他们包一些素馅饺子。”吃完早饭,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有的在娱乐活动室里打牌,有的在图书室里看最新的报纸,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工作人员小寇陪着白效宪老人下跳棋,老人输了棋笑呵呵地说:“自己终究还是棋差一着。”白效宪老人的老伴去世十多年,儿女工作又忙,他曾独自在乡下生活。今年经家人劝说,他在元旦期间来到了养老服务中心。“来这里后,从领导到工作人员对我照顾得很周到,每天把我接来送去,感觉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拐棍都不用了。”老人感慨地说。
护理员寇婕说:“老人跟小孩一样,平时会因为时间太久见不到自己的儿女,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绪,我们就要更细心、耐心地化解他们的心结,只有心结打开了,他们才会感到舒心、快乐。”设施完善是基础,服务理念才是关键。
除了为辖区老人提供日间服务,该养老服务中心还合理运用“医养融合”+三社互动的经营模式,安排4名护理员照料老人,7名后勤生活护理员为老人们开展生活服务,并与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平医院建立了绿色就医通道,与社区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单位,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义诊活动,为老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打造了“长者日托、长者餐桌(送餐)、短期特护、老年人专享超市”等多项具体服务,面向社会输出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面向散居“五保”老人开展开放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中心内老人的社会融入感,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截至目前,共为辖区老年人进行上门服务160余次,提供送餐服务337次,每日接待服务约90人,开展大型活动3次,平均到场参加活动人数600余人。在满足老年人用餐基本需求的同时提供“精神大餐”,进一步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子女忙于工作,无法为家中老人进行日间照料的社会现状使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解决当下社会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模式。
去年以来,崆峒区西郊街道办事处联合崆峒区民政部门先后多次实地调研、走访摸底、分析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立足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细致、优质健康的养老服务,满足辖区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关爱等各方面的养老需求,解决了居民们的这一烦恼,真正做到了“心为老人所想,情为老人所系,事为老人所谋”。
西郊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白洁表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快,老年人家庭数量不断上升,如何关心关爱老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民生重点工作。我们辖区常住人口12.76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1.23万人,占总人口的9.6%。今后,我们将会全力推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