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养老网
- 2021/09/20
- 中国房地产报
- 次浏览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当前及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生育正在从战略政策层面加快走向执行层面,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的项目正在成为投资新的发力点。这项建设伟大社会的国策已经明确了责任,坚持地方为主、中央支持。地方是履行发展“一老一小”服务的主体责任,中央预算内投资则是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以激励机制鼓励地方真抓实干。新闻媒体是这项国策的一座上传下达沟通的桥梁,至关重要。最近,中国房地产报社、人民政协报社正联合全国百余家媒体,在全国推出“2021中国‘一老一小’优养驿站建设调研活动”,重点在政府推进、社区落实、企业落地等维度展开调研,发现榜样,学做榜样,并与各省市住建系统联动在符合条件的社区开展2-3个优养驿站试点项目。我们开辟了专栏进行全媒体式的全方位深入报道,助力幸福中国的伟业。
王迎超中房报记者孟双奎沈阳报道
9月的沈阳,秋高气爽,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姜阿姨和老伴儿在洒满阳光的音乐广场上惬意漫步。
他们的身旁,有的老人在吹奏笛子,有的老人在分享自己的画作,喜乐祥和、其乐融融。
在姜阿姨享受惬意的养老生活之时,家住多福小区的宋大爷正坐在楼下和老邻居聊着天。他的老伴儿最近住院,他也没有和儿女同住,自己一个人就懒得做饭了,宋大爷经常去社区食堂吃饭,“一顿饭十多块钱,方便,也实惠。”
提起养老问题,宋大爷表示,现在孩子们压力很大,又得忙工作,又得照顾孩子,自己身体还行的时候尽量不给孩子们添麻烦,但如果将来真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那天,去养老院会是“实在没办法的一个选择。”
临近18时,沈女士急匆匆地奔向幼儿园,最近她母亲身体不适在家养病,孩子爸爸又出了差,接送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她的身上,幼儿园正常是傍晚五点半放学,但沈女士在忙完了手头工作后,紧赶慢赶还是没能及时赶到接孩子,幼儿园虽然可以延长一段时间等家长,“但看到孩子孤零零地等着,心里还是很难受,也不好意思总是麻烦老师推迟下班。”
在沈阳,像姜阿姨、宋大爷这种与子女分居且年事已高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养老难题”始终横亘在这些老人面前。数据显示,沈阳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15.47%,60岁以上占比23.24%。国内已经有11个大型城市进入了老龄化行列,其中沈阳65岁老年人比例位居全国第五名。
上有老下有小是绝大多数家庭面对的情况,也是责任,如何在兼顾工作和照料孩子中寻找到平衡,也难住了大部分像沈女士这样的中年人。很多年轻的妈妈往往在生完孩子后就离职成为全职太太,往往要等到孩子上了学才能重返职场。
如何照顾好“一老一小”,这是政府在保障民生、提升人民幸福度方面无法回避的社会课题。近期,沈阳先后出台了《沈阳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工作方案(2021年)》《沈阳市推动品质养老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方案提出,2021年,新建居住区达到每百户建筑面积配建不低于35平方米的养老服务设施标准;新建、改建、扩建的托育机构按照完整居住社区托育机构建设标准不小于200平方米;12月底前,普惠性养老托育机构力争达到普惠价格不高于沈阳同等服务市场价格的90%;已建成居住区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配建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养老服务设施;完整居住社区托育机构建设标准不小于200平方米;12月底前,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站在城市社区全覆盖。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底,培训2万名以上的家庭照护者,老年人健康素养达到15%以上,公众对认知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城乡社区覆盖率达到50%以上;符合条件且有改造意愿的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率达到100%;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4000张;已建成居住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全面完成全市1723个老旧小区设施改造;全市星级养老机构占比不低于80%;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市推开。
当“老无所依”时如何“老有所养”
在来到养老服务中心前,今年68岁的姜阿姨和79岁的老伴儿王大爷已过了10多年的“候鸟”式生活,每年的冬天来临前,他们飞到海南过冬,次年夏季来临前再飞回沈阳。
直到今年体检,姜阿姨发现自己的心脏支架又堵了,加上老伴儿也患了脑梗,孩子们在家伺候了一个多月,“2个女儿都是老师,平时工作非常忙,实在不忍心折腾孩子们。”心疼孩子的姜阿姨跟老伴儿合计了一下,决定在沈阳寻找一个养老院。
做出这个决定,对于姜阿姨全家人来说并非易事,毕竟为人子女要亲自尽赡养的义务而不能假手他人,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孝,这样的观点在中国根深蒂固。
几经考察后,姜阿姨和老伴儿最终选择了沈阳一家高端养老机构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2个多月的时间里,整洁明亮的房间,丰富多彩的活动、细致入微的照顾……都让老人体会到了与“之前想象中的养老院”不一样的感受。护理员对待自己像亲人般的感觉,每天去锻炼锻炼身体,到老年大学里参加老年合唱队,还交到了一些朋友,“海南虽然好,但总要落叶归根。这里的生活感觉很温馨,以后打算在这儿长住下去了。”姜阿姨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不过,像这样高端的养老机构,每个月人均4500元的费用让大多数的老人望而却步,从2017年就入住养老服务中心的范阿姨说,依靠她和老伴儿两人的退休工资,再加上老伴儿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的补助,勉强能够覆盖两个人在养老服务中心的生活费用,她身边的老同事和老朋友们,则很难掏得起这笔费用,“大部分都是选择在家养老”。
家住多福小区的宋大爷,每天在楼下和老邻居们聊天。老伴儿最近住院后,懒得动手做饭的他没少去社区食堂吃饭,“方便,实惠。”
老邻居陆大爷两个月前刚刚从孩子家搬回了多福小区,“虽然住到高层里有电梯,进出很方便,但身边的人都不认识,白天孩子们都上班去了,也没个人陪着说说话。”陆大爷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多年一起住惯了的老邻居,还是舍不得这份感情,思来想去,最终他说服了孩子,重新搬回来了,小区改造之后环境更好了,每天跟老邻居们聊聊天,下下棋,心里感觉很舒服。
听到多福社区广播里通知下午免费义诊的消息后,两位老人站起身,相携着向社区体验馆走去。
政府出台方案照顾好“一老一小”
临近中午,在沈阳市沈河区多福小区,一个由原来的废旧车库改建而成的养老服务中心里,社区食堂已经飘出了饭菜的香味,旁边的老年活动室里,老人们分成两桌打着麻将,康复中心每天都会迎来十多位老人前来做理疗,图书馆里,儿童读物和益智玩具摆放得整整齐齐。
九晟泓纳(辽宁省)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朱祉豫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介绍,他们公司是在2020年8月通过招标进入多福小区开展运营,社区食堂每天为小区的老年人提供早中晚三餐,高峰时就餐人数超过100人,此外针对“一老一小”,养老服务中心还设置了图书阅览、儿童读物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活动中心、康复中心等。“社区每年为65岁老人免费体检一次,定期向儿童开展红色教育和国学教育。在社区的两邻体验馆内,还设有儿童手工区和康复器械展示区。”朱祉豫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往往是针对自理或半自理老人,对于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因为护理人员的缺失,往往很难提供服务,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基本还是要依靠子女、保姆或是养老院来解决。
朱祉豫介绍,下一步多福社区智慧康养云服务平台正在搭建中,建成后将可通过线上预约将老人与专业医生团队直接搭建出绿色通道,搭建互联网医疗闭环。同时,公司将与沈阳医学院签约,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
作为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标杆项目,多福小区在养老服务的探索经验将在全市开展推广。6月9日,沈阳出台了《沈阳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工作方案(2021年)》,方案提出,2021年12月底前,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站在城市社区全覆盖。
政协委员:照顾好“一老一小”政府要下大力气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再加上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往兄弟姐妹轮流赡养老人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养老服务机构已经成为了“刚需”。
“有时我也在想,等咱们老了以后,养老怎么办?如果身体没毛病的,还可以依靠自己,一旦身体生了病,全靠子女肯定是不行的。”沈阳市铁西区政协委员冷凌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她曾经在铁西区养老办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参与过相关的调研。她发现,社区养老服务站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完全市场化或是完全由政府管理都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方面,受沈阳当地的收入水平和老年人消费观念影响,社区养老服务站在收入和运营上很难得到保证,发展缺少持续性;另一方面,基层社区的日常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对于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照顾方面,养老护理员的缺失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冷凌看来,照顾好“一老一小”,政府要下大力气。她建议,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要大,扩大护理员群体,提高福利待遇,全面提升护理员的品质和道德素养。
另一方面,冷凌建议,政府可参照全国其他城市的“时间银行”模式,调动起志愿者的积极性。冷凌介绍,“时间银行”其实就是由年轻人或者低龄健康老人等组成志愿服务队,通过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的方式将公益时间存入“银行”,未来可从“银行”的个人账户中支取相同时长的时间免费享受相应的养老服务。
面对护理员缺失问题,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沈阳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8月24日出台的《沈阳市推动品质养老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
推动大、中专院校通过订单培养、助学、奖学等方式,吸引各类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完善和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奖补激励政策,多渠道提高养老从业人员薪资待遇。
在和平区、沈河区等9个区的100个社区,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12月底前,完成2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在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等7个区,开展智能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
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增设护理床、呼叫应答、智能床垫等设施。
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三年配建达标工程。
12月底前,全市培训养老服务人员1000名对符合条件的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直接从事一线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全日制高等院校、高职、中职学校毕业生,给予4万元至6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