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南宁多举措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 搜养老网
  • 2021/01/11
  • 广西新闻网
  • 次浏览
  多元养老服务体系让“夕阳”更红——南宁市多举措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儿女不在身边也有人照料饮食起居;生病了不用上大医院就能享受“一站式”专业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智能设施日益完备,生活越来越便利……在南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民生改善的注脚,百姓安享晚年的梦想正在实现。

  “十三五”以来,南宁市民政局聚焦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着力消解行业发展“堵点”“难点”,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服务管理为重点,以老年人满意为目标,不断盘活服务资源,着力培育养老服务市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心有所依。

  南宁市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改革试点落地,先后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将南宁市列入全国新增14个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南宁市紧紧抓住各项改革试点机遇,全面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从2015年的15张增至2020年的28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共建设187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机构养老

  引入社会力量优化服务

  2020年4月11日,新建成的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迎来首批正式入住的老人。“2019年参加试住活动后,我不再拒绝入住养老院了,这里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饮食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关照,让我住得舒心。”已入住该中心的李阿姨说。

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记者漫步在五象养老服务中心,看到的是开阔的庭院、整洁的步道,步道两旁绿草如茵、绿树成荫。在康复综合楼一楼的一间康复室里,医务部康复治疗师正在用针灸和艾灸为两位老人治疗肩周炎。在舞蹈室、书画室、娱乐活动室内,不少长者正在习字、作画、练歌、起舞。

  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是南宁市政府立项建设的公办养老机构,共有2000张床位,其中200张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由政府用于安置本市特困供养老人,承担“兜底”养老的任务。该院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被列为国家城企合作普惠养老试点单位。

  作为广西养老服务行业标杆工程,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是全区首家运用PPP模式建设和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

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内设施齐全。图为入住老人在上手工艺课。 记者叶子榕摄
  “该项目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则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南宁市民政局局长黄菊如介绍说,社会力量参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缓解养老压力,更在于其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十三五”期间,南宁市积极深化自治区“1521”思路,对全市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进行精心布局,市本级除建设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外,还引入亚洲开发银行支持建设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积极推进15个县区(开发区)各新建一所300—500张床位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目前建成10个。投入5000万元对地理位置优越、覆盖范围广、农村老年人入住需求旺盛的8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还引入社会力量,推动太和·自在城、合众优年生活社区、泰康之家·桂园、华润悦年华颐养社区、前海人寿幸福之家等一批大型养老项目落地南宁……不断优化的服务设施,有效改善了南宁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弥补养老床位紧缺短板,从而激发了机构养老的活力,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水准。

  南宁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长者饭堂”投入运营。

  社区养老

  让老人在家门口养老

  “最近感觉身体怎么样?还时常感到眩晕吗?”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地询问就诊老人,一边细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并认真记录老人的健康信息。近日,五一东路社区组织志愿者在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开展义诊、体检等服务。

南宁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相继投入社会化运营,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白天接受日间照料中心的照顾,晚上回家享受儿孙绕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开启以来,南宁市城区的老人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养老的心愿。从2013年开始,南宁市财政每年投入400万至1500万元,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如今,全市已建设16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26个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并开展了长者食堂试点,较好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养老的需求。2019年《南宁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落实了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无偿交付使用。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85个新供应居住用地把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作为出让条件。与此同时,南宁市积极推进公建民营改革,将建成的日间照料中心和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化运营;下达394万元扶持和培育一批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补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运营。南宁通过不断完善城市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形成“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居家养老

  打通为老人服务“最后一公里”

  92岁老人邓振英(化名),其儿子中风,儿媳也已经70岁,每次家里人给老人洗澡穿衣都十分不便。为解决类似邓振英这样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2019年7月南宁市政府修订出台《南宁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意见》,并累计下达1700万元服务经费,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由3家企业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60周岁以上城市散居特困、失独、低保、重点优抚对象以及85岁以上高龄老人等五类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2—4小时/月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自从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后,南宁市安康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老员蓝荣连每周都会按照预约时间为邓振英老人上门开展助浴服务,以及更换、清洗床上用品,提供最温暖的贴心服务,深受老人和家属好评。截至2020年12月底,南宁市实行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全市实际完成服务10.3万人次,服务整体满意率达98%以上。

  医养结合

  让“养老难”变“善养老”

  医务室、治疗室、康复室、娱乐室、配餐室……作为“嵌入式”的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机构,南宁市福利中医医院2019年开办的唐山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凭借专业的护理团队和设备,经常为入住老人提供按摩、针灸、理疗等中医特色康复治疗。今年88岁的农老说:“在这里有医生照护,医疗器械也齐全,比在家省心,子女们也安心。”

会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陪老人边看粤剧边聊天。记者 宋延康 摄
  “医务室内设诊疗室、治疗室、处置室,配备具有资质的医护人员,为入住老人提供优质诊疗与护理服务。”南宁市福利中医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莫冰冰介绍说,2020年医院在承办恒安社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承办了红日江山小区、相思湖畔小区、梧桐苑社区等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并与福建园军休所、城中家园养老院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合作协议,将医养结合延伸至社区、家庭,畅通了看病就医的“绿色通道”,拓宽了养老服务版图。通过打造居家养老结合模式,唐山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入户服务老人136人次,建立老人健康档案800多份。
 

  南宁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中心站点相继投入运营,养老服务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兼顾养老和就医的需求尤为迫切,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考题。南宁市以列入全国首批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城市为契机,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养老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医养结合试点建设,初步形成了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合作、家医签约、社区医养服务等五大类型的医疗保障模式。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35所既有医疗资质又具备养老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全市一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能够100%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不同形式的便利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一区一机构 青岛构建特色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今天,全市200处社区(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集中开业、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暨农村养

以医养结合助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正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老龄事业。如何协同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着力“

天津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从天津市民政局获悉,为努力构建与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济南市政协调研组现场“商量”

10月12日,济南市政协“提升医养健康发展水平,健全济南市养老服务体系”专题“商量”调研

2022年辽宁省财政积极筹措资金27653.4万元,支持城乡养

辽宁省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

宜丰多举措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宜丰县将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作为推进抓落实活动年活动重要抓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