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废物式养老”一词成了朋友圈及各大媒体的讨论热点。享受这种养老方式的人常被形容成这样:从未主动规划晚年,荒废自我认为“好好带孙就行”;对新事物充满恐惧,安慰自己“学不会的”;为人孤僻不合群,简单认为“其他人就该迁就”……
在专家看来,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或因为孝老传统被矫枉过正,或因为子女有意无意“套牢”。打破这些束缚,往往需要长者自己振作起来。
子女太孝顺,老人“废”了
在朋友圈看到“废物式养老”的文章后,湖南长沙56岁的李艳娥瞬间清醒了。
平时,带孙生活虽有些辛苦,但李艳娥很开心,因为女儿和女婿体贴且孝顺——李艳娥的新衣新鞋都由女儿承包;每两个月李艳娥要回一次老家,都是女婿车接车送;家里的卫生也都是定期请家政做……
时间一长,李艳娥感觉自己“废”了。老家要好的姐妹来长沙,邀请李艳娥去玩,她却不会坐地铁;李艳娥想学网购,女儿打断她:“需要什么我给你买。”去年年前,李艳娥决定自己坐车回老家,第一次坐公交的她一出门就坐反了方向,中途下车后又迷了路,只好哭着给女儿打电话:“你们来接我吧。”
这些话不一定是为你好
1.你只管安心带孙,其他的不用管;2.这个东西你学不会,有需要告诉我们;3.你别到处走,万一被骗了怎么办;4.别问了,知道这些干啥啊;5.你年纪大了,事情都交给保姆做吧。
因年龄歧视被区别对待
江苏南京61岁的肖增生感觉走到哪儿都被区别对待,“年纪不大,头发全白了,上车有人让座,进电梯有服务员来搀你,我觉得有些不舒服”。
去年6月,忘了染发的肖增生想去办张健身卡。前台的小姑娘善意提醒他:“不远处有个门球场。”肖增生想生气,却觉得有些不妥,只好打趣说:“你别看我头发全白了,可我才50岁,不信我下次拿身份证来。”可他刚回到家,健身的念头就被老伴给“浇灭”了:“你要是被器械砸伤了,是给子女添麻烦。”肖增生想跟好兄弟倾诉下,却被对方一顿嘲笑:“你是不是看上哪个小姑娘了,想去练肌肉?”
不想被区别对待,辽宁大连70多岁的刘增盛一直在与某些“习俗”对抗。在地铁上有人让座,他都委婉拒绝,“我身体好,能站着就站着”。
主动争取“四大自由”
“拒绝‘废物式养老’,首先不能委屈了自己。”武汉大学心理学博士王堂生建议,老年人应为自己争取“四个自由”,从而重塑自身地位。
学习自由,老年人应学其所爱。山东巨野的姜淑梅曾是个文盲,60岁开始读书,76岁还出版了畅销书。
工作自由,不要埋没一身才能。现在,就连淘宝、支付宝等大型互联网平台都在四处招聘老年职员。
交友自由,一定要有情感生活。老年人离异或丧偶后再婚,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料,精神上互相慰藉,有利于身心健康。
追梦自由,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山东莱州63岁的齐明珠一直有个骑行看世界的梦,却遭到亲友的一致反对。她没有屈服,买来摩托车,考到了驾照,背上行囊就上路了。“现在他们看我在外面过得很潇洒,一个个都很羡慕呢。”齐明珠说。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