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养老旗下网站 - 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发布:聚焦智慧养老服务

  • 搜养老网
  • 2023/12/22
  • 当代中国
  • 次浏览

会议现场

2023年12月19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北京市曜阳公益基金会、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的《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暨智慧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座谈会在京举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学生会副秘书长李连宁、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陈俊、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原主任江丹,以及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北京市曜阳公益基金会、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本次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

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新书揭幕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为新书发布发来贺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原主持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爱心大使张宏民主持发布会并宣读发布词。

陈竺在贺信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智慧养老更是成为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聚焦于智慧养老这一主题,借鉴国外智慧养老的有益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智慧养老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该报告的发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

张怀西在贺信中指出,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对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回应,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情况,是一部全面论述智慧养老理论、政策与实践的著作,也是一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要求的指导性书籍。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金宏图宣读贺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智慧养老成为科学应对老龄化危机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养老服务呈现智能化、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组织国内养老服务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聚焦于“智慧养老”主题,全方位呈现了我国智慧养老服务的新实践、新进展和新趋势,分析新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该报告由总报告、专题篇、地方篇、产业篇、他山之石及附录等六部分构成。总报告全面梳理了2021年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概况;专题篇聚焦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养老示范基地、辅助器具、养老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全面展示了我国智慧养老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地方篇介绍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典型城市智慧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梳理总结了各地智慧养老的创新经验;产业篇讨论了曜阳养老、泰康、立林科技等企业的智慧养老服务解决方案,分析了市场主体在智慧养老方面的创新;他山之石篇介绍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智慧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经验,为国内智慧养老创新提供借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并伴随少子高龄化,必须尽快改变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局面。推进智慧养老则是一条必由之路,应当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工具全方位地融入养老服务发展的全过程,以促使整个养老服务业质量得到提升,并有效缓解人力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数智化工作的利用,使老年人能够有更可靠的保障。《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系统地研究了养老领域智慧化发展现状,反映了智慧养老的实践,客观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是一项具有很高质量,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

郑功成致辞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名誉会长、北京市曜阳公益基金会发起人江丹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互联网+”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智慧养老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化、多样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提高养老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弥补传统养老方式的不足。《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全方位呈现我国智慧养老服务新实践、新进展和新趋势,为业界的智慧养老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社会组织及公益机构要主动作为,对我国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江丹致辞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高原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全面梳理了两年来养老服务转型发展情况,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养老服务实践的重要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必将对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支撑。

高原致辞

 

发布会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会长青连斌主持了《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专家点评和智慧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结合我国智慧养老服务创新与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青连斌主持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李连宁认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是一本特色鲜明的智慧养老专题报告,系统展示了近年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进展,同时也紧扣智慧养老主题展开专题报告,设计理念、内容安排、结构布局独具特色,对社会、行业和相关工作的推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他也针对本书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今后在蓝皮书中增加养老政策实施评估内容,并在调研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建议提升对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关注度,在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养老事业发展。

李连宁发言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陈俊宏指出,当前中国养老服务形势严峻复杂,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全社会养老负担重,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克服,《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一书建言献策,具有很强的思想前瞻性、现实针对性、实践操作性。他认为,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人大对养老政策落实的执法检查。同时,他还建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要继续坚持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陈俊宏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王杰秀对《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的正式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贺。他指出,新书聚焦智慧养老议题,汇集国内一流专家、高水平实务工作者撰稿,对推动整个养老服务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他认为,当前智慧养老尚存三个方面的提升空间,一是如何利用信息平台有效衔接养老服务供需双方,二是如何提升康复辅助器的自主创新水平和集群性,三是如何利用智慧养老设备向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

王杰秀发言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金龙认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贯彻中央关于养老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智慧养老主题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现存问题和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他认为,蓝皮书体现了“四个紧密结合”,一是紧密结合发现正视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二是紧密结合注重顶层设计和重视实践探索,三是紧密结合理论学术归纳与世界经验,四是紧密结合坚持中国特色和借鉴他山之石。

王金龙发言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教授指出,智慧养老不仅在破除传统养老痛点、难点方面具备新优势,也能够部分替代人工。他强调,我国智慧养老成果显著,但也存在几个痛点难点,一是原创性康复辅具研发滞后,二是技术和数据缺乏整体性解决方案,三是智慧养老的宣传引领不足,四是各部门养老政策、补贴支付、数据端口等尚未整合。

吴玉韶发言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恒学教授对《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并分享了自己对养老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老年人是社会财富,没有老年人的社会是没有未来的社会。老年人“未老先衰”,亟待完善老年人思想建设和心理建设。智慧养老只是工具,不能够完全替代现实养老,养老服务过程需要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共促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黄恒学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作为作者代表进行发言。他认为,一方面,智慧化的发展为辅具器具产业创造了新机遇,当前很多辅助器具都朝着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智慧体系是智慧辅具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

杨立雄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谢红分享了自己的三点写作体会。第一,中国养老服务已经完成从0到1的转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资源,即人财物无法承载大体量的养老服务需要,因此,未来中国养老服务需要采用分级分类的供给方式,现阶段探讨智慧养老功能发挥具有必要性,也有助于确立今后发展方向。二是智慧技术能够完成人所不能及的大量养老资源对接与服务工作,这一点上可以有更多探讨的空间。三是智慧标准化是一项多领域、多专业共同参与的工作,由于当前不同专业尚未形成共识,因而只能在探讨智慧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

谢红发言

 

云南大学教授李静围绕主责的“南京智慧养老”章节分析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智慧养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是,也需要关注四个问题或者叫“四个转变”。具体而言,一是要从技术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二是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三是要从数据统计向功能提升转变,四是要从供方主导向双向互动转变。

李静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他指出,第一,智慧养老必须往前推进,老年人需要学会智慧养老,为老年人服务的人也需要把握智慧养老,这是必由之路。第二,智慧养老的应用也要适度、适当。机器不能完全替代人,只能弥补人的不足。因此,在研究智慧养老方面,要充分利用技术的能量来补人力的不足,同时要防止滥用,尤其是要注意保护老人的隐私与尊严,需要列出妨碍了老年人的隐私和尊严的技术负面清单。他认为,把握了这两点,智慧养老就会发展得很好,就能发挥出正面效应。

郑功成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各地因地制宜健全“老有所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举措,保障

洛阳涧西区武汉路社区: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让“养老”变

近日,记者走进武汉路社区养老驿站,一幅众人怡然自得的场景呈现在眼前:有人在学习找穴位,两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守护幸福“夕阳红”

今年1月1日起,《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省第一部

俄媒:中国老年人的“候鸟式养老”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正在对中国进行访问,就增加对中国的原材料和农业产品出口进行谈判。

甘肃平凉崆峒:提升养老服务 守护幸福晚年

近日,走进甘肃平凉崆峒中心敬老院,只见生活区、就餐区、院内公共区域都悬挂着老年人养生

浙江金华:“办好民生实事 托起幸福晚年” 多举措提升村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民政局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康养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