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要允许“数字鸿沟”的存在。然后,在此前提下,探索数字新技术为老人生活赋能的各种新可能。
近年来,沪上老人身边和家门口的“智慧养老”如何进一步推进,备受关注。除了让家更“适老”,基于社区的“智慧养老”场景与服务如何进一步深化,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杨帆在开展多项调研的过程中,对上述议题多有关注。他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要充分发挥智慧养老的“特长”
上观新闻:说到“智慧养老”,您对这4个字的基本认识是怎样的?
杨帆:我是2016年回上海工作的,2017年开始带队参与了上海56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评估。
当时,我已经能深切感受到,如果以老人出家门1公里生活半径计,不断发展、改进、完善中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老人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非常重要的枢纽。
在我们的评估中,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里的智慧元素体现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非常密切地接触智慧养老,思考智慧养老嵌入社区这件事。
今夏,我接触了不少智慧系统嵌入养老机构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养老机构的服务系统因智慧化得到改进和完善,服务、流程规范化等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但在“9073”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要推广、探索智慧养老,社区和居家仍然是最重要的场景。而无论“智慧养老”是一个多么宽泛的概念,将凝聚了智慧的数字技术融入养老服务过程,始终是核心要义。
我在调研中发现,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少服务需求都比较零散,一旦相关的服务无法及时对接上,会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困扰。而智慧养老恰恰能打破时空阻隔,在养老服务资源平台化、集约性供给上,在服务精准触达与递送等方面,发挥巨大的效用和潜力。
比如,对于住在内环以外的绝大多数老人来说,如遇急病,到三甲医院就诊是一个“奢侈”的向往。但有了智慧养老中的远程医疗技术支持,老人就可以通过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的医生团队进行视频连线,进入读片、开长处方等重要步骤。
平日里,家中电器坏了、智能电视机打不开了、看病没人陪、瘫痪在床的老伴需要助浴服务、想要接受针灸理疗等康养服务,而儿女又不在身边,如果有一个养老服务平台,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把大量的服务资源集约到一个平台上,方便老人集中寻找、接触这些服务,很多困扰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一个项目可以借由智慧养老的上述“特长”,帮助老人在家门口1公里范围内接触到自己特别需要的资源(包括医疗资源、生活服务资源等),我认为,这样的项目就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在周家渡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老人上门体验,只要登记一次信息,以后每次来,显示屏上都会出现他的养老需求和预约服务,智能机器人可提示其前往哪个窗口办理相关业务。
实现效用最大化是智慧养老应有之义
上观新闻:在您的调研中,还有怎样一些智慧养老案例或应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上海社区值得探索的方向?
杨帆:第一个案例发生在我家门口。
我住在新华路一带。沿街有几处公用电话亭以全新的面貌亮相,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老友亭”。老友亭最受欢迎的一项功能对应了老年人群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打车。
我上班途中经常会路过老友亭,看到不仅有老人使用老友亭搭载的便民叫车功能,亭内搭载的手机充电功能也挺受欢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通过它救急。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老友亭的基底部分来自中国电信对传统公用电话亭的二次创新:亭内的电子屏涵盖了一系列数字便民服务;亭体结合重点路段所在社区的特点,在沿街处多有布设。
截至2022年底,上海有80岁及以上“纯老家庭”老年人数33.05万,独居老年人数达30.06万。他们的日常起居、出行是没有子女辅助的。他们都需要特殊的关怀,或者邻里的相助,才能比较顺利地实现生活无忧。
如今,他们出门去看个病、见个朋友,打车扬招经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有这样一个老友亭就在他们家附近,而且就在马路边,我觉得非常好。尤其在老人占比较高的社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智慧技术加以综合应用的场景。经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这一场景的使用率较高。如果使用率低,就很容易形成资源浪费。
一位市民正在使用“一键叫车”功能。
第二个案例是智慧助餐。
智慧助餐不仅通过技术搭载,使老人可以在几乎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环境中,比较便利地完成就餐所需的所有步骤(包括点餐、称重、享受补贴折扣、支付等)。更重要的是,智慧助餐项目通过社区食堂建设这一平台,触发了很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餐饮企业对社区商业的重视。如今,不仅老人通过社区食堂受益,不少社区、路段还因此间接解决了餐饮商业网点配套不足等历史遗留问题。
这两个案例都启发我:实现效用最大化,是智慧养老的应有之义。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项目才有持续发展的后劲。这应该是上海社区未来深化智慧养老探索的一个方向和目标。
社区食堂单靠政府是难以长久的。但如果能通过智慧的手段,将业务量聚集到一定的规模,让企业能够持续地参与进来,这项事业就有了不断更新、完善的动力源泉。
在陆家嘴街道社区长者食堂内,一位老人正在体验通过“刷脸”支付。 顾杰 摄
相比“跨越数字鸿沟”,“数字包容”更值得追求
上观新闻:在您看来,“智慧养老”相关项目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杨帆:数字技术在智慧养老领域应用的核心内容,一定要从老人出发,从老人的需求出发。这方面的讨论很多。在这里,我想专门讲讲“智慧养老不应该做什么”。
在迄今为止的智慧养老探索中,政府的财政实力非常关键。无论是街镇层面搭建平台,还是市级层面搭建平台,各种想法、场景的实现,都需要政府的投入。但随着一些项目持续深入,让市场力量更多地介入、参与养老服务的供给,介入、参与、经营过程中的方式和尺度就值得探讨。
我在一个地级市调研时发现,有一家公司在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组织各种为老服务资源的过程中,不太重视对老人隐私数据的保护。平台视老人为主要“客群”,引入了大量的居室装修改造资源、理财产品资源、旅游产品资源⋯⋯
这里面其实涉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商业力量介入为老服务的边界和老人的隐私保护。对于这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引起重视、注意规避。
“养老数字伙伴”智能机器人可用于测量血压等,子女还可以远程遥控智能机器人在屋内行走,通过摄像头和老人进行“面对面”沟通。 临汾路街道供图
除了为商业力量介入划定边界和老人隐私保护,还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数字包容”。
近年来,“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相关议题引发了讨论、引起了重视。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数字鸿沟”并不是想弥合就能弥合得了的。人上了一定年纪以后,学习新技术并不容易,学习效果差、学了就忘的情况再正常不过。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从“弥合数字鸿沟”的立场出发,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但如果我们从“数字包容”的立场出发,问题的缓解可能就有了“转机”。
比如,老人不会用手机、操作不了智能化硬件,我们需要努力的是:通过更优化的手段和技术应用,让老人即便在数字化环境中,仍然能够便利地享受到各种优质的公共服务。
我们的智慧养老探索,要接纳老人的局限,创设一种对老人友好的环境,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去“教”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我们要允许“数字鸿沟”的存在。然后,在此前提下,探索数字新技术为老人生活赋能的各种新可能。通过更具智慧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将更贴近老人需求的服务、更多的社会福祉传递给老人,丰富他们的生活、便利他们的社会参与,从真正意义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四川省将加快推进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年人健身提供更多的场
为了保障老人的养老待遇,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养老待遇,黎平县政务中心积极开展养老认证服
11月20日晚,公安奉贤分局齐贤派出所接群众电话求助,辖区农民街汇贤小区一居民楼内飘出阵
高龄老人普遍骨质松脆,极易发生骨折,更易被忽视而造成失治误治,给老人带来长期的甚至是不
身为弱势群体,老年人比其他群体更容易患病。60岁左右的老年人已经进入发病高峰期。但是
“牛奶对于糖尿病老人有益处吗”,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 搜养老网一起来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