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华康街道。
西青区中北镇中北斜村。
和平区庆有西里社区。 照片提供/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关于老年生活,每个人心中都会描摹出一幅美好图景。当你老了,想过上怎样的老年生活呢?也许“老年友好型社区”能为你提供一种更美好的老年生活。
近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对我市拟推荐申报“2022年度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32个社区进行了公示。去年,我市有25个社区首批上榜。人们对养老有哪些需求?老年友好型社区如何评定?落选的社区失分在哪里?什么是老年友好型社区?就上述问题,本报记者联合市社科院与“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委,一同揭开新型社区的面纱。
问卷调查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64亿人──“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社会。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人,10年间增加8600万人,占比也从“六普”的13.3%上升到“七普”时期的18.7%,增长了5.4个百分点。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成为超老龄化社会。
统计显示,我市常住人口近1400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0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1.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54万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增至29.7%。
面对人口老龄化增速快、规模大的现状,为推动我市“十四五”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日前,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中心就市民对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以及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和真实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计2039人在“千户居民户卷调查”网上参与,受访者分布于全市16个区,平均年龄为47.39岁,非农业户口占80.48%,农业户口为19.52%。受访者中有公务员、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农民、学生、退休人员、个体经营者等十余种职业。样本结构与我市人口特征基本吻合,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问题,占比分别为93.2%和79.8%。进一步分析发现,老年人的各项需求都围绕着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其中,70.2%的老年受访者认为应推进社区老人家食堂全覆盖,认为需要夯实居家养老基础支撑的占老年受访者的65%,对于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和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关注度均接近六成。
近年来,老年人对上门健康护理和陪同看病取药的需求日渐强烈。而与之相配套的老年人求助系统极为缺乏,反映这一问题的受访者占42.6%。认为基层医养结合机构应提供上门的简单医疗服务(如输液、扎针等)者占71.6%。
调查还发现,我市近90%老年人是以“居家养老”模式来安度晚年,这使得老人们更加需要其所居住的社区宜居适老,更加需要覆盖全市的新型社区模式来支撑。
据第四次全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74.7%的受访老年人认为自己目前居住的房屋没有适老化设施,不适合老年人居住。其中,反映没有呼叫设施的老年人最多,占比高达69.0%;其次是房间和厕所浴室没有适老化的扶手等设施,很不好用,且存在跌倒等风险,此项占比为63.5%。
在调查访谈中还有一些受访市民提出了他们的呼声,例如“家中半失能老人急需的入户医疗资源不足”“家里有失能老人,独生子女又不在身边,负担太重了”“失能及空巢老人看病异常困难”等问题。
面对市民的养老期盼和现实需求,现有养老服务在服务供给上越来越难以精准满足老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社区评选
今年我市32个社区入围决赛──本年度老年友好型社区将揭晓
为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宜居刚性需求,早在2012年,“宜居环境”就被写入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社区宜居环境建设得以上升为法律层面的要求。2019年,《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实施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工程。2020年12月《关于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对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做出了具体安排,制定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分细则(试行)》,供各地开展创建指导和评估验收使用。并提出: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国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2021年1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过逐级审核和公示,我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季景社区、滨海新区古林街道福汇园社区、和平区劝业场街兆丰路社区等25个社区被评选为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2年6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自上而下、优中选优”的原则,我市继续着力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创建和评选工作,在各区推荐的42个社区基础上,经过严格筛选,目前确定32个社区拟推荐本年度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并进行了公示,最终评选结果将在不久之后揭晓。
专家访谈
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存在哪些“不友好”?──访社区评选工作有关评委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选已经开展两届,在记者走访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社区更加关注助老服务、适老化设施等方面建设,但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年友好型社区,还存在哪些“不友好”地方,依旧是许多人的知识盲点。对于这个疑问,让我们来听听参加过两届评选工作的评委怎么说。
尽管老年友好型社区已经成为我国老龄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但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标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八大方面的标准,参评的各个社区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还未形成成熟的本土化实践经验。
据介绍,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标准(评分细则)涉及八个方面的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各个领域相互依存,环环相接;软硬件要求具体明细,可操作性很强;赋分严格,有则得分,没有则不得分,除第八部分特色亮点,几乎没有主观判断的空间。在今年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审和抽查中,最普遍、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管理水平、资源禀赋和物理环境所限,参评社区对创建标准学习得不够深入、把握得不够全面、工作成效和评比标准衔接不紧密。
在创建评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创建资金紧缺问题。老年友好型社区的物理环境建设,尤其是社区环境和居民适老化设施建设需要固定的资金支持,资金短缺必然影响此项工作的开展。这需要政府、志愿者组织、私营企业、社会团体和老年居民相互合作,因为合作是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良好的合作有助于资金和服务的传递以及资源的获取。
二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广泛开展。新建社区适老化配套设施比较完备,老旧社区的老年人住房适老化改造、住宅无障碍建设进展程度参差不齐,发展很不平衡。例如:社区住宅公共部分的坡道及扶手没有达到应改尽改、应建尽建,在同一社区的不同楼栋,有的安装了适老化设施,有的则没有安装;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仍是弱项,适老化改造工作尚未广泛开展。
三是重点老人家庭居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存在盲点。对社区内独居、空巢、失能失智、重残、失独特殊老年人的底数和具体情况不清楚;对入户的安全隐患排查、防火和紧急救援网络等项目,有的社区没有建立制度化定期排查,工作缺乏规范化、精准化;有的社区虽有电话、入户排查或维修,但记录资料不够详细或记录不明确;有的社区志愿者组织网络不健全,跨部门协作不畅,发挥专业部门、物业、志愿者的相互协调合作作用还有差距。
四是社区为老服务工作、活动资料缺乏系统归纳、整理和存档。家庭医生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比例、享受签约服务的人数以及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情况的底数不清,未能真实地反映社区实际状况,有的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率为50%左右;有的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率为90%左右。
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法律、智能等方面的教育资料发放、宣传指导、培训讲座和开展助餐、心理疏导、应急帮助等专项服务以及动员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公益事业、文体活动,开展代际互动、邻里互助等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缺少系统记载、存档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
五是有些社区没有建立社区老年人协会。在被抽查的社区中,当问到社区老年人协会相关情况时,有的将老年人文化体育团队等同于老年人协会,有的说不清楚或一脸茫然,创建汇报时,多个社区负责人对社区老年人协会组织知之甚少。由此可见,社区老年人协会职能作用的发挥还较薄弱,各个区以及各个社区发展情况也不均衡。
六是创建汇报和展示工作与实际创建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申报社区很注重对本社区亮点工作的介绍,但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全面、系统工作展示较弱。个别社区特色工作、整体汇报与创建标准存在脱节现象,对评选标准没有学深悟透,工作中还存在漏洞。
但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虽然创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参评社区积极性普遍很高,2021年参评落选的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枫林社区、南开区兴南街五马路社区以及北辰区瑞景街宝翠花都三个社区,对照创建标准,经过一年的整改完善,2022年再次申报,最终通过了初选并进入公示名单。
创建标准 七个方面具体标准
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标准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具体标准,这七个方面为:管理保障到位有力、社区服务便利可及、居住环境安全整洁、出行设施完善便捷、社会参与广泛充分、孝亲敬老氛围浓厚、科技助老智慧创新。
名词解释 老年友好型社区
2005年,为了更好地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33个城市启动老年友好城市项目,首次提出了“老年友好城市”,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友好城市和社区进行大力推广。
“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国纽约探访护理服务机构所使用的“长者友善社区”,而后,陆续出现“宜居社区”“终生社区”“全龄社区”等名词,用来指为老年人所创造的良好居住环境。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定义是:“通过提供健康护理、社会参与和安全服务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并鼓励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社区。”
老年友好城市和友好社区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概念基于两大理论基础:老龄生态学和积极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老年友好型的社区即是一个能够鼓励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能够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来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帮助他们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社区。一个老年友好型的社区,不应当允许“年老”成为老年人参与活动、融入社会的障碍。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不仅是老年人的刚性需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力量。
关于养老 天津还做了什么?
■ 推进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继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解决老有所医、持续发展的问题。
■ 连续10年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纳入20项民心工程,积极探索“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新模式。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
■ 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和兴办老人家食堂。
■ 社区老年志愿服务薪火相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播撒到社区每一个角落,营造了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 加快推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到2022年年底,80%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部分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 加快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22年年底,50%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同时,启动我市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
■ 开展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引导老年人将“维护机体功能,保持自主生活能力”作为健康目标,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强化“家庭是健康第一道关口”的观念,促进老年人及其家庭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 启动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市、县)和示范机构创建工作,引导各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 启动老年心理关爱行动,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增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意识,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 部分社区已启动适老化改造,加装电梯、改造卫生间、公共设施加装扶手和坡道等。
■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丛梅
■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桂慕梅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该局
10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2016年8月1日起施行的《成都市养老服务促进条
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宣城市宣州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为民办实事,不断提升宣州老年人的
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部署。未来
10月26日,国网镇江供电公司启动“聚能先锋 连心建功”党建品牌建设工程,旨在激发党建先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