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峡山区位于潍坊市东南部,辖区拥有全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是潍坊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拥有生态湿地22万亩,享有“天然氧吧”、“半岛绿肺”的美誉,是不可多得的宜居、宜养之地。区内共有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占总人口的95.6%,属于典型的农业区。据统计,2017年全区因高龄、车祸、疾病、残疾等原因导致失能人员约1400余人。这部分人群生活不能自理,生存环境处于无助状态,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帮扶救助,是亟需补上的农村全面小康中的“短板”,也是乡村振兴中不能逾越的障碍。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峡山区始终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发展理念,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康养优势,以失能老年人为突破口,通过 “四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农村养老创新之路——“1126+失能群体救助供养模式”。
制度化设计,变“粗放式指导”为“精准化保障”
社会养老难点在农村,农村养老痛点在失能老人。峡山区攻坚克难,大胆探索,精准施策,于2017年6月份出台了《峡山区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健全完善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的意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全区失能老人提供入住养老机构、居家照料服务补贴政策。失能人员可自愿选择帮扶救助方式: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养老的,特困人员护理费用由政府全部承担;低保户、贫困户中度以上失能老人政府承担费用的80%,个人承担20%;其他社会上的中度以上失能老人政府承担30%,个人承担70%。选择居家照料服务的,根据不同身份差别和失能等级,由政府提供每月10-60小时不等的免费护理服务,包括清洁、进食、更衣、代购、给药等28项具体内容。
为保障政策实施到位,配套出台了《峡山区定点养老照料服务机构管理及考核办法》《峡山区失能人员认定工作实施方案》《峡山区养老服务质量督查工作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失能群体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以制度设计建成了服务质量企业自控,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购买服务方督查、考核、奖补发放五条线并行的闭环管控长效机制。
市场化运作,变“财政独立支撑”为“社会携手贡献”
为确保养老资金来源、推动救助政策全面落实落地,峡山区大力推行“双轮驱动”战略,通过财政托底、市场化运作,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搭建了 “1126+”失能群体救助体系。“1”,成立一支慈善基金,通过社会化募捐设立"扶老助困”慈善基金1亿元。“1”,由区财政投资搭建一个智慧养老平台,为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持。“2”“6”,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择2家养老机构和6家居家养老照料公司,为区内失能老人提供优质的机构养老和居家照料服务。区里对失能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通过购买服务,委托有资质的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室具体承担,每季度体检一次。“+”,在中心社区、中心村建立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就近为老人提供便捷服务,并通过义工协会、志愿者等社会服务组织或家庭互助等方式,开展失能群体爱心帮扶。
太保庄街道前甘棠村84岁的王守兰老人卧床十多年,大小便都需要人伺候。儿媳任光欣因车祸先后做了三次手术,身体很差,干不了重活。每天拖着病体不仅要照顾婆婆的吃喝拉撒,还要照看小孙子,一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自从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上门免费护理服务后,任光欣总算卸下了身上的一个重担。任光欣充满感激地说“专业护理员来家里帮俺护理老人,政府帮俺掏钱,说实话,之前俺想都不敢想啊。”
整合上级相关政策、资金,倾斜农村失能老人养老,资金不足部分由区财政全部承担,彻底解决了政策实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信息化支撑,变“传统式思维”为“智慧化管理”
峡山区“1126+”失能群体救助体系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智慧养老平台”这一中枢神经的信息化支撑和智能化管理。2020年,区里投资70万元对智慧养老平台进行了提升改造,并与潍坊市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了大数据对接,被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山东标准”建设项目,全区23家农村幸福院完成了星级达标验收,智慧养老产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智慧养老平台通过护理人员信息追踪定位、服务质量闭环监管、健康状况实时管理、监控画面及时上传等四项具体措施,加强对养老机构和居家服务管理,提高了机构养老和居家照料的护理质量。区里对每位护理员都配备了装有“峡山智慧养老APP”、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专门手机,护理员通过系统接收订单,到达服务对象家中打开手机APP开始计时服务;服务中,护理人员将现场服务图片上传平台系统;系统则会自动生成服务清单,作为结算依据。失能人员家属的手机上也装有家属版APP,家属可以随时查看家人月度、年度服务的全部清单,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平台根据系统满意度测评分数和服务时间自动测算公司服务费用,生成结算清单。
入住养老机构服务对象通过养老平台每月两次网上指纹签到,规避了机构吃“空床”,套取补贴资金问题,保障了民政资金和人员安全。
本土化服务,变“高大上远”为“方便接地气”
峡山区坚持以群众的关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地就近、方便实用开展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实现了农村居家养老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结合全国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区内绿康源养老中心和福乐源养老中心两家本土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医养结合。目前,护理床位达到325张,为本区失能老人机构照料提供基本保障。同时,根据乡镇规模大小,每个街道成立1-2家居家养老照料公司,护理员由各居家养老公司负责选聘、培训。为降低服务成本,本着就近服务的原则,1-3个村选聘1名护理员,护理半径不超过3公里。另外峡山区在中心社区、中心村建立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就近为老人提供便捷的休闲、娱乐、康复、日间照料等服务。
峡山区益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居家照料公司,负责人马腾此前在本地从事了16年的乡医工作,经街道推荐、区里支持创办了居家养老服务公司。目前公司有14位一线护理员,负责为81位失能老人提供上门照料护理。公司和每位失能老人的家属签订服务协议然后提供服务,服务公司根据老人个体情况差异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实行一人一策,确保养老服务快捷、精准、有效。
政策实施后,区内两家养老机构经营实现了扭亏为盈。6家居家照料公司安排当地人员就业130余人,促进了全区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工作启示
一是农村养老是一篇题材重大、相互关联、必须做好的大文章。失能农民的养老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一人失能、多人照料、全家贫困”的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农民的全面小康进程,影响整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影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影响广大农村的和谐稳定。峡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持久发力,矢志不移为人民谋幸福,从根本上抓住了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实现了养老与其他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二是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和信息支撑。进入新时代,信息化、智慧型养老服务方兴未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管理能力、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还实现了政府、市场主体和失能老人家庭三方的实时便捷沟通与相互监督,达到了相互制衡、和谐共生的良好境界,有力地保证了农村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避免表面化、一刀切。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再好的养老政策,如果得不到落实,就无法得到群众的认可。峡山区通过分类施治、自主选择、购买服务、加强监管、压减成本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了政策实施的简单化、一刀切,实现了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双满意,既解除了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又增加了养老机构的经济效益、拉动了群众就业。
(峡山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部署。未来
我国大约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他们大多是居家养老,不同程度需要生活照料和护
失能失智老人生活难以自理,护理工作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无论是
近日,针对大城市居家养老痛点难点,此次试点提出依托养老管家链接整合老年人周边各类服
今年,本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将超过85%,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将超过85%。市
今年以来,潍坊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提升养老服务结构的硬件档次和服务水平,推动“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