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3万家,收住老年人214.6万人。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占比超过50%。然而,真正实现盈利的养老机构并不是很多。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现阶段依靠社会力量以市场为主创办的养老机构,普遍运营的问题是什么?融资难、运营难、用工难。”
尤其是近两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CPI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民办养老机构都遭遇到了生存困境。如何不再让民办养老机构“运营难”成为社会发展的痛点,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融资难、运营难、用工难困扰养老行业发展
汝才良是浙江逸和源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营着一家医养结合型的连锁型养老机构。他在浙江省和黑龙江省开办了3个养老机构,共有床位近3000个。
对于近两年的经营状况,汝才良介绍,养老本来就是微利行业,近两年又受到疫情的影响,总体来讲还是在艰难经营中。近两年,嘉兴基地的入住率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但由于原来入住率较高,加上医养结合做得比较好,又是企业自己的房产,使用成本不高,所以还是能够盈利,但利润率不高,只有5%左右。但如果考虑弥补历年亏损,目前还是亏损状态。衢州基地前两年均为亏损,2021年入住率有所提高,估计当年基本持平。五大连池旅居养老受疫情影响较大,加上装修改造的财务成本是亏损的,目前,养老院被当地政府征用为定点隔离使用,有关补助到位后,估计基本持平。逸和源康养产业累计投资10亿元以上,11来年累计是亏损的,这和投资其他行业相比,收益回报率实在太低。
“其实这几年我们在办院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但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并有所发展。但今后要更好发展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 汝才良说,尽管国家、省、市、区都有建设和运营方面的补助,但对大型养老机构发展资金需求还是微不足道的。希望能在融资渠道和条件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养老用地性质的项目,希望能够明确银行贷款时允许抵押,政策性银行应对民营养老机构开放,并适当放宽融贷条件,给予优惠利率。第二个困难是护理员队伍的稳定性不够,年轻人由于做养老存在收入不高、面子不好看、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等问题,年轻护理队伍难以形成,影响到服务品质的提升。
近年来,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养老产业的政策,但仍有养老企业反映:政策是好的,但落实不到位。对此,汝才良认为,在他这些年经营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已有的支持政策还是基本能够落地的。有问题,也主要是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落实的时候有困难,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比如,在国家普惠养老项目支持清单中,工业厂房改为养老是明确支持的,但还需要符合地方的规划,就会遇到落实难的问题。“此外,工业厂房临时改养老在支持年限到期后,以什么样的补差(或不补差)改为养老用地也亟须政策支持。”汝才良说。
民营养老企业如何破解发展困境?汝才良建议:制定鼓励大型养老机构特别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进入社区开展嵌入式养老护理服务和居家上门护理服务的支持政策。目前,大部分大型医养结合型民营养老机构离市区和社区都有一定距离,面临入住率不高或发展不快的瓶颈,入住此类机构老人和家属也多有不便,而市区和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又需要这类机构的经验和团队。为此,需要在闲置房产使用、融资支持、医疗分支机构设立、智慧服务平台搭建、招标准入等方面出台更具体的针对性支持政策。长三角养老一体化也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
同时,要建立完整的养老护理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扶持体系和政策,使其真正成为被年轻人所向往的行业之一。可以考虑每个地市建立专门培养养老护理员的专业学校,具体做法上可以鼓励以当地卫生学校与医养结合大型养老机构联合办学,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满足需求、提高就业率。
另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养老机构严格管理势在必行。建议考虑养老行业普遍微利或亏损的现状,给予必要的“抗疫”资金支持。
确定发展理念,通过良性循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正如李春生在第七届中国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上所言:养老事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其公益性为主,经营型为辅的性质,应作为国家养老事业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固定下来。坚持这种理念,多数的社会养老机构就应该由国家来投资建设。如果养老机构引入社会的资本进行建成运营,国家则应该有规范和标准,在融资、土地征用、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方面给予税收资金优惠的支持。
李春生认为,要想破解融资难、运营难、用工难,需要统筹制度的制定、机制的建立、规范标准的设立。而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养老机构更加系统化、规模化、标准化运营,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循环。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从事养老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高级专家尹成杰也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及民营养老机构的作用,强化兜底保障作用。特别是在养老服务创新方面,要与老年人结构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相适应。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完善养老产业,通过养老产业来提供服务,来发展经济,来改进服务方式。
另外,尹成杰还提到,要以创新为动力,发展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模式和业态。要开发丰富多彩的养老产品,不断地探索新形势下的养老产业模式和业态,发掘它的新内涵、新形式,从而通过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该局
10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2016年8月1日起施行的《成都市养老服务促进条
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宣城市宣州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为民办实事,不断提升宣州老年人的
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部署。未来
10月26日,国网镇江供电公司启动“聚能先锋 连心建功”党建品牌建设工程,旨在激发党建先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