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养老院”的新闻上了网络热搜,相关文章中显示:长期以来,中国式养老困局陷入两重尴尬,面对1.9亿老人(65岁以上)、42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中国只有823.8万张养老床位。
在很长时间里,虽然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远远低于中国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但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只有25%,3/4的床位处于空置状态,且绝大多数的养老院都处于亏损或是微利的状态。到了近几年兴起的“政府出地、企业运营”的公建民营模式,才让养老院真正“开始赚钱了”。
养老院现状:入不敷出,服务不周到
在巨大的养老需求、低水平的支付能力的结构性困境之下,全国多数养老院仅仅被视作一个收容场所,仅仅是维持着老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已。
在许多城镇、县乡里,养老院的服务质量更是令人堪忧:昏暗逼仄的房间、檀香掩盖住老人味、二手市场淘汰下来的床和家具、没有任何关照可言的护工服务……只有几十张床位的小作坊式养老机构,往往是如今传统养老院更为现实的写照。
中国的养老行业已发展20余年,但许多企业都处于经营惨淡,发展维艰的情况。北京大学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哪怕在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的一线城市北京,超过60%的养老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随着1962-1972年婴儿潮出生的人群渐入老年之列,30年后,中国将迎来至少2.8亿规模的老年人口增长。如果不能抓住这个窗口期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式养老特点的服务体系,未来社会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政策的驱动:养老,要从家门口开始
国家层面很早就认识到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传统养老院的定位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养老服务难题日趋尖锐。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在近两年的政府文件中,关键词更是转变为“机构为补充”,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社区和居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一词被提及多达10余次,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两会上,关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提案议案“频频发声”,一系列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提供了新的思路,社区养老的模式在未来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相关人士勘察,自2018年以来,不少机构养老企业已开始转向社区养老模式。为满足养老人群的各项需求,养老社区的服务内容也颇为多元化,尤其在健康、人文关照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切实的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目前,中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过半。为解决包括空巢、独居、失能等老年人在内的特殊
科分院社区养老院简介(成都爱科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科分院社区养老院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科分院社区养老院简介(成都爱科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科分院社区养老院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科分院社区养老院简介(成都爱科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科分院社区养老院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企查查显示,近日,北京京莘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法》,被北京市大兴区市场监督管理
10月24日,无锡市纪委、市监委通报了两起养老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典型案例。其中,无锡市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