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养老网
- 2025/03/25
-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 11次浏览
近日,在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一台半人高的机器人和老人们互动,并且对答如流,其“高情商”引得老人们开怀大笑。据悉,这是刚刚在重庆落地的情感大模型养老陪护机器人“裴裴”,该技术由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联合重庆马上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打造。此举标志着情感陪伴机器人走进人们现实场景,同时也意味着智慧养老与特殊群体关怀服务迈入“人机协同”新阶段。
当下,多地竞相发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加速产业布局。今年全国两会,“机器人养老”话题更是引发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建议,将发展养老机器人纳入新的战略规划,重点推动社区和家庭养老机器人发展行动计划。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老人的孤独感和缺乏照顾问题日益凸显。情感陪伴机器人能够为老人提供不间断的陪伴,缓解其孤独感,提升其生活质量,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新模式。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人工智能、多模态情感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情感陪伴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这类养老机器人采用了先进的AI技术,使其在完成任务时更加智能和灵活。以自动喂饭机器人为例,它能够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判断老人进食的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喂食的速度,确保老人能够顺利进餐。
尽管情感陪伴机器人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要真正普及到千家万户,还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由于人工智能养老产业化生产能力不足,养老机器人的价格目前仍然较高,尤其是一些高端康复机器人,这种高昂的费用使得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其次,体系化协作生产能力不足,测试、评估、检验难以形成闭环等。再次,机器人是否能应对突发状况、复杂场景、方言识别等,还需要时间验证。最后,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如过度依赖技术可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等。
情感陪伴养老机器人成为养老新趋势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当保留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沟通。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能够真正成为“银发伙伴”。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