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滁州2月25日电 (记者周坤)“不出社区门,在家享天伦”,这或许是很多老人们的理想生活。眼下的安徽省天长市,“科技+养老”正融入“15分钟养老服务圈”,把这种理想带入现实。让老年人享受更高质量的智慧养老服务,是这座城市最温情的守护。
2月22日,记者走进天长市千秋街道千秋社区的陈奶奶家中,智能床垫、智能手环、浴室防滑垫、扶手等适老化改造设施一应俱全。
今年77岁的陈奶奶患有帕金森综合症,行动不便,家中各类设施比较老旧。为安全考虑,家人今年申请了适老化改造。
“以前上厕所,蹲在上面站不起来,现在装了扶手,方便多了。”陈奶奶高兴地说,“还不止这些,政府还免费安装了智能床垫、紧急呼叫器等智能监测设备,发生意外,设备还会报警,真管用!”
就在半年前,陈奶奶在家午休,期间上厕所时不慎摔到,一时间没办法起身。关键时刻,智能床垫监测到老人长时间离床,于是在千秋社区的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上,工作人员收到提醒后,立刻联系陈奶奶及其子女,及时将摔伤的老人送往医院。
“独居老人最怕发生意外,全天候看护又要付出较高的人力成本,而当前的信息化手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千秋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加强部门统筹、资源链接,在织起一张四级应急响应守护网络。
在这个网络背后,是天长市通过“研地合作”构建智慧养老体系,与滁州大健康与养老产业研究院开展合作,依托研究院开展智慧养老应用,构建养老技术体系。
在千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健康管理平台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他介绍道:“我们的智慧养老体系通过智能感知网络和共享数据平台,实现了对老年人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天长市民政局负责人董剑超表示,“互联网+”提升了信息服务水平,依托现有大数据平台,以满足居家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为前提,为居家失能(含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
夕阳无限好,不为黄昏愁。当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养老服务中,天长市的居家养老变得越来越智慧化、科学化、便利化,让“颐养天年”在这片土地成为美好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学习时报》今日刊登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治原署名文章《有力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
日前,江西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
近年来,银川市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996个,形成市县有平台、镇街有中心、村居有站点的养老
3月13日9时38分,红山派出所接到营苑南路某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大厅里有一位老人要给陌生
近日,无锡共有21家机构获评2024年度4A、5A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不仅延伸了家庭养
3月18日,记者从银川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银川市统筹推进养老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