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其中,养老金制度受影响很大。博鳌亚洲论坛系列报道《变局中的东方答案》27日推出: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制度怎么改?
我国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年份,从以前预测的2028年延后到了最新预测2036年——这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年会上透露的来自《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25-2060》的内容。之所以延后8年,是考虑了延迟退休等改革措施。这也说明,改革是提高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根本措施。他介绍,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思路是,筹资方式从现收现付向预筹式转变。
郑秉文说:“从现收现付筹资方式,向预筹式筹资方式转变,也就是从负债型制度向资产型制度转变,用资产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现收现付在人口有红利、人口很年轻的时候是有效的。现在就应该建立一个资产型制度,资产是有回报的,资产基数规模越大,回报就越多,回报收益就可以抵消人口老龄化下,减少一个退休人口相对应减少的缴费人口。 ”
大家知道,我国养老金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郑秉文说,当前第二支柱覆盖面很小;第三支柱虽然发展迅速,但缴存人数少、比例低。他建议把第二和第三支柱联合改革,建立联合加入机制。
郑秉文说:“也就是对于雇主来讲,或参加第二支柱,或参加第三支柱。你没有条件,你觉得第二支柱很复杂,你可以用税收优惠制度,支持企业职工在建立第三支柱的时候,把你没有用于建立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额度,打款打到职工建立的第三支柱账户里边去,支持你的职工去交钱,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双赢。”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郭树清则提出,加快缩小养老保险不合理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地区差异以及城乡差异。他说,我国有5亿多以农民为主的城乡居民参加了居民养老保险,近几年城乡居民养老金提高幅度很大,但和职工养老金相比仍然差距较大。
郭树清说:“现在最主要是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差距大。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是农民,90%是农民。根据现在养老金的安排,居民养老保险平均每个月只有240块钱,是很低的,职工养老保险平均是3200块钱,相差14倍。我觉得应该尽早推动解决,是不是可以考虑未来五年或者六年,能够使居民养老金逐步追平城镇职工低线水平。”
对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改革,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指出,这是一个很大、很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不是说缺点钱找几个地方增加点资金填上就行的,还要考虑多个外围因素,包括企业竞争力、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以及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等。
周小川说:“养老金制度跟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大关系的。盈利状况比较好,大家不太关心。如果国际竞争加剧,压力就会变得更大。另外企业是会相互比较的,也有国际比较。企业有它的感觉,所以我想我们在研究养老金改革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江苏是全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间最早、速度最快、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当前的老龄化同时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基本国情,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做好科技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全球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与社会保障结构正在发生巨大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如今,随着我国人口老
近日,在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在谈及老龄化问题时提出了一个颇具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