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于全国1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之列,无锡市率先探索医养结合路径,破解“看病的地方不养老、养老的地方不看病”难题,打造养老新场景,其多项创新举措受到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肯定及国务院督查激励。
医养结合,奏响了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中“最美夕阳红”乐章。
应对深度老龄化,26个机关部门“锡心医养”,为高质量养老服务探路
我国制定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政策已十年,为何先行先试的是无锡?此系老龄化市情“倒逼”出来的作为——
截至2022年底,无锡拥有60周岁以上老人14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7.18%,即每3.68人中就有1名老人。其中,全市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33101人,占老人总数的2.35%,即每42.6名老人中,就有1名中度或重度失能老人。
“医养结合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无锡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不能丢下老人!”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
2022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以提供“家门口医养服务”为目标,实施“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聚焦老人“三难”,即就医难、照护难、康养难;以“三中心联动”为抓手,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呼叫服务中心”;实现“两个融合”,即社区居家融合、医养康养融合,打造“锡心医养”城市健康品牌。
医养结合是社会系统工程,其相关职能分散在民政、卫健、医保、人社、住建等多部门,不同部门之间政策、规定、标准不统一,又都是平行部门,谁愿牵头,谁来统筹?
“难题”交到市里。无锡市市长赵建军自己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提升组织“规格”,市直18个部门正职和8个县(市、区)长统统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授权其牵头。
随后,无锡市政府将2023年到2025年医养结合10类26项重点任务,分解到26个机关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奖罚分明,每月“回头看”,把医养结合这件易扯皮的“烦心事”做实,且通过顶层设计,将其上升为政府“民生工程”。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9073’医养结合新格局。”无锡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莺歌说,对于约90%居家养老者,由家庭医生上门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对于约7%依托社区养老者,让其“开窗见医院、下楼能拿药”;对于约3%养老院老人,实现“一张床上看病、养老,随时切换”。
规划先行,新建小区打造“医区房”,老旧小区毗邻建设医养机构
医养结合,首先是医养空间结合。医养结合难,通常难在“没有合适的空房”;即便有,两种用途房相距也不能太远,否则还是“医养分离”。
统筹规划,整合城市空间资源,依规办事,医养结合才能持续有效推进。为此,民政、卫健部门进入无锡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统一规划城乡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及毗邻建设。
2022年起,无锡市凡新建居住区,养老、卫生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打造新型“医养区”;对既有居住区,实行医养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就近配套、毗邻建设,打造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满足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一体化需要。
“按照规划,我们先后两次为新安街道调整医养用房,满足面广量大的居家养老需要。”新吴区新安街道社会事业局的朱小君介绍。
新安街道有7万人口,老人占比超过26%。市里医养结合规划调查发现,该街道除有一所护理院外,尚无社区养老机构。待市里统一规划布局,区和街道迅速落实。
新安街道5000多平方米商业用房,分别出租给一家超市和一家大卖场。通过细致工作,街道收回大卖场的租赁权,将其改建成3800平方米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可提供日间照料、助餐送餐、健身康复、文化娱乐等20多项服务。
“养”有了,但缺“医”。街道“忍痛割爱”,将与服务中心一路之隔的200多平方米商业用房,改建为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重点满足该社区万余名居民需要,由此成为全市首个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一体化街道。仅2022年,该中心就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7万人次,为其中失能老人提供医疗等上门服务1.47万人次。
“街道养老中心救急又解困。”新安花苑居民蒋冬告诉记者,去年,他78岁的父亲因脑梗住院,75岁的母亲脑出血后偏瘫在家,他一人要照顾两位老人,一度分身乏术。后来街道养老中心接收其母“全托”,每月5500元,提供24小时医养照料,解除了他全家人的后顾之忧。
公立卫生院办了全省第一家公立护理院,用“医办养”补“养办医”短板
无锡市有72家护理院,全系民营,往往“有养缺医”或“重养轻医”,难以满足患病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的医疗需求。但要新建一所公办护理院,不仅得有钱有地,还要突破一系列政策瓶颈,比如需新批机构、新增事业编制、申请护理费和长护险纳入医保结算等,审批环节多且办理难。
能否由公办医院办一所公办护理院,为全市高质量医养结合“放样子”?此举意在鼓励竞争、倡导多元化养老,防止公办或民营护理院“一家独大”、垄断养老市场。
改革,先得改政策机制。无锡市委编办受命后,不避难,邀请市卫健、医保、民政等部门多次会商,出台全省“破冰”文件——“鼓励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不改变职能、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设置护理院,支持符合条件的护理院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并实施按床日付费结算办法”,即卫生院与护理院可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不用重复建院。
其中最大的突破和创新在于:新成立的护理院,可再申领一张医疗机构许可证,与原来的医院实现“一个法人、两个医保账户、医养费用切换结算”。关键是不重复收费,最终为医保和患者都省钱。
机制突破了,在哪落地?有人、有房、有床位的惠山区钱塘街道藕塘卫生服务中心,进入改革视野。
2018年,藕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00平方米新大楼启用。可方圆5公里范围内有8家医院,同质竞争激烈,该服务中心业务“吃不饱”、职工收入低,效益在惠山区医疗机构中常年垫底,既留不住人又招不进人。眼看周边10多家民营护理院生意红火、“一床难求”,而自家119张床位长期闲置,藕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萌生自办护理院、凭借医疗实力与周边民营护理院“一争高下”的想法。
改革同心,合力驱动。今年1月31日,藕塘卫生服务中心暨藕塘护理院应运而生。两院(中心)同址、医护人员同编制、医养同进一个门,系省内首家。
今年6月,曾先后换了3家护理院的91岁居民朱惠芬入住藕塘护理院。其子丁先生告诉记者,老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塞后遗症,行动不便,语言、吞咽都有障碍,每天要吸氧、测血压,定期换导尿管,还要进行补钾、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说实话,哪家护理院都满足不了我母亲的医疗需求,也怕担责,总是催着出院,幸好如今住到了这里。”
丁先生提供的票据显示,朱惠芬老人6月7日入院、9月5日出院,3个月医疗总费用9715.62元,职工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472.5元、平均每月157.5元。每天护工费120元、伙食费30元需自付,因朱惠芬老人属于重度失能,每天可享受50元长护险补贴,抵扣后每月自付护理和吃饭费用3000元。这样算起来,每月平均医养总支出3157.5元,其家庭可以承受。
如今,藕塘护理院已接收患者250人次,摆脱了发展困境,员工收入同步增长。目前,无锡有7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正在建设或申办嵌入式护理机构,以满足多种养老需求,也促进民营护理院对标找差、提升医养质量。
“无锡此举在全省产生了示范效应。”省卫健委老年健康处处长吴伟说,省内368家护理院90%以上为民办,其专业医护力量薄弱。省里既鼓励乡镇卫生院像无锡这样设立护理院,也鼓励非建制镇卫生院利用空余床位和医护人员开设护理院,各展所长,为全省19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医养服务。
政府“管”到失能老人家庭病床,在全国首试医生上门服务费七成归己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截至2022年底,无锡市经评估的失能老人有33101人,其中,入住养老院和接受专业机构上门护理的约占20%,其余约80%由家人进行亲情照护。调研发现,前一种方式费用偏高,后者则存在护理不专业的问题。
难事政府办。无锡市委、市政府将“开展社区居家医养服务,有需求失能老年人家庭病床全覆盖”列入2023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高位推动;还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列入2023年度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予以扶持。
面对“病床好建、医生难请”现状,无锡市打破条条框框,重点在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激励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去年底,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文件,提出“家庭病床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不低于70%可直接发放给上门服务医务人员,不受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鼓励医护人员多上门。此举极大激发了签约家庭病床医护人员的服务热情。
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102岁居民顾雨青患尿潴留,行造瘘术后需定期更换导尿管,伤口周围也要每周换药,以防尿路感染。羊尖镇卫生院顾英姿家庭医生团队两名医生,每周利用中午午休或下班后时间,驱车10公里为老人换导尿管、处理伤口,还经常细心地为老人拔除倒睫毛。
“医生上门,全家不烦。”顾雨青老人的儿子说,以前父亲去趟医院,得叫救护车,还得去3个亲属,两个抬轮椅,一个去挂号,多花钱不说,老人也折腾不起,“如今好比在家里住院,100个方便、1000个放心!”
“团队今年已建家庭病床4张。”顾英姿说,既享受家庭病床结余部分70%奖励,还享受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收入70%奖励,去年以来团队提供上门服务1156人次,获奖金86700元。如今,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团队成员提供服务基本做到“随叫随到”,很多年轻人还主动学习业务,增长全科知识和护理技能。
“今年以来,全市已建家庭病床475张。”无锡市卫健委基卫处处长王炎说,建床时间累计11546天,医保基金累计支付476201.09元,患者个人支付21820.16元,医保支付比例达到96%,中度、重度失能老人基本享受“居家住院、实时报销”。5月26日,无锡家庭病床创新工作在全国农村卫生发展大会上作典型交流。
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姜仑认为,目前制约全省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发展的障碍是,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报酬低、风险大,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无锡市率先改革突破、效果显著,在全省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今后要加大在全省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
对于没有医疗需求的失能老人,无锡在提升亲情照护质量上也创出了特色。无锡市医保局副局长徐叶说,该市率先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累计为5.5万名失能老人支付护理金13.8亿元;免费为失能老人家属提供线上线下专业培训,已有1.5万人经过培训考核取得《无锡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培训结业证书》。亲属持证护理老人,在全省乃至全国尚不多见。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9月26日,湘潭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释放湘潭为应对人口
泰康养老始终坚守初心、聚焦主业,坚持专业化发展之路,全面服务国家多层次医养保障体系建
农村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年,卢氏县顺应社会需求,将各乡镇的敬老院更名为“养老
在9月21日高州市潘州街道北关社区的城乡居保政策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面对面为群众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亿,约占总人口的 18.7%;未来
让老年人在熟悉的居住环境中颐养晚年,是提升养老服务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强居家社区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