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需要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多样,过去的将就养老逐渐变成享受式养老。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有哪些新的特点?又有哪些新产品、新服务能满足老年人不断释放的新需求?请听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中为大家深度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 (资料图片)
在过去的观念里,老年人是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消费群体。很多人会这样想:拉动经济消费,老年人能起什么作用呢?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正从传统的养老消费向更加现代、能满足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转变;另一方面,通过近20年的建设,我国的老年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老年消费其实是一个亟待开发、有万亿级消费能量的“蓝海”。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老年人从养老到“享老”的过程中对老年服务消费需求带来的变化。
『什么是智慧养老』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谈到养老这个问题时,主要是讲三方面的功能——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养老都是由家庭成员来完成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老人不跟子女住在一起,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样,所以,这些养老需求就外化成了养老服务。而养老服务在今天又有了很多新的手段,使它越来越成为经济消费的一部分。
所谓智慧养老,就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通过将人工智能、物联网这样一些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形成新兴的产业形态,同时也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更加幸福满足地享受老年生活。
有些人经常佩戴一个穿戴式的设备,比如腕表,它可以收集心跳、血压等健康信息。如果仅仅是自己掌握这些信息,那不算是一种养老服务;如果它连接着一个养老服务的终端,当老人的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时,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打电话去询问老人有什么地方不舒服、需不需要相应的医护服务或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这样的一个智能系统,把老人的需求和终端提供的服务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这就是智慧养老。
山西太原的养老产业孵化园中,有一个养老服务云平台。走进服务大厅,那里有一个长13米、高2.3米的大屏幕,上面有各种实时更新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着太原市各个街道和社区里老人的分布状况,包括有多少老年人处于失能状态或是半失能状态。进入网上社区,可以看见每一栋楼里住了多少户老人,每一户老人的年龄、基本情况以及具体的养老需求。
大屏幕上还实时显示着太原市301个社区食堂的服务情况。每一个社区食堂都有一个视频系统,会连接到养老服务云平台。这样,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看见有多少老人在那里就餐,这些老人每次吃饭消费多少钱,他们喜欢的菜品是什么,以及政府给老人的饭卡里每月补贴的钱够不够。这个平台能及时收集这些信息,便于改进相应的服务。
智慧养老作为一个投资热点,能够形成新的老年人消费的平台,同时也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发展。
『60后“新老人”的新需求』
其实,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带来的必然结果。
2022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8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9.8%。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5.2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4亿。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必然会带来老年消费需求的增长。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 (新华社图)
而且,今天的老年人和10年前、20年前的老年人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受教育程度来看,2000年的时候,我国1.3亿的老年人中,没有上过学的老人占到49%。而今天,我国2.8亿的老年人中,没有上过学的只占10%,这10%主要是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
此外,老年人越来越独立,有了更强的经济能力。过去,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子女和家庭成员,但202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在一些大城市,很多老年人靠养老金自己独立生活。像上海,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占到98%。
尤其是1960年之后出生的人陆续步入老年期,未来8年间,这些60后“新老人”的总数将接近2.1亿。他们中的70%生活在城市,绝大多数人能熟练应用手机,能通过手机购买各种服务。这些60后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正在不断打破我们以往对老年群体的固有印象。他们消费热情高,消费场景多元,熟悉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需求更加旺盛。60后“新老人”可能成为接下来10年内中国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人群。
这些60后“新老人”的消费观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注重健康、提高生活品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我举一个例子。在北欧国家芬兰,冬天特别漫长、特别寒冷,患抑郁症的老人较多。于是,芬兰的社区里有专门的健身教练带着老人一起运动、一起做操,在家里的老人则可以通过电视机或电脑视频跟着教练一起锻炼。这样的互动既加强了沟通,又增加了老人的锻炼机会,这是政府为老人提供的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在中国,现在也有很多教练带着老人一起练瑜伽、做操的短视频,如果线下组织老人一起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或其他活动,收费也是很低的。
这些消费过去是没有的,但是现在新一代的老年人开始有了与过去传统养老不一样的新需求。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可以使他们的老年生活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上门服务,更有安全感和独立性』
在老年人的眼中,什么才是好的老年生活?那就是更加安全、更加独立、更有尊严。
提供上门服务,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老年人为什么需要上门服务?为什么要把各种服务链接到家里来?因为在家里,是由老人自己做主,他会有安全感、独立性。
甘肃兰州城关区有一个虚拟养老院,它打破了一种限制,不是非要到养老院去,在家也能享受和养老院一样的养老服务。在虚拟养老院的调度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老人信息和服务项目进行派单,加盟企业随即派出相关人员,在30分钟内赶到老人家中服务。虚拟养老院满足了老人在家养老的愿望,因此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比如,一位独居老人足不出户可以实现营养套餐准时配送上门、全科医生定期巡诊到家等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四大领域的150多项养老服务。
上门医疗护理,是老年人需求最多的一项服务。过去,要带老人去医院看病,子女先得请好半天假。要是老人住在没有电梯的大楼里,还得把老人背下楼,坐上轮椅,推到医院,这个看病的过程非常折腾。如今,一种新的服务形式诞生了,那就是把医护服务送到老人家里来,比如,上门给老人验血、换管、打针。当然,这需要有医院的处方,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还必须由专业的护士上门提供服务。
如今,互联网平台加上门服务,为满足老年人日常的医护服务需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太原市,今年68岁的石大爷几年前因脊髓损伤导致行动不便,每周都需要做针灸理疗。以往每次都得让儿子请假带他去医院做,但是从2022年7月开始,他在政府的养老服务云平台上预约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来为他上门做理疗服务。不仅方便,而且价格优惠。通过第三方评估,石大爷符合条件,可以享受政府的托底优惠,每个月免费享受400元的上门服务,石大爷全部用在了理疗上。
上门医疗护理,是老年人需求最多的一项服务。 (新华社图)
除此之外,石大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费选择一些其他的上门服务项目。据太原市民政局养老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上门服务包括助医、助行、助洁等项目,一共有57个小项,都是明码标价。比如,理发一次50元,居家清洁打扫卫生每小时50元,护士上门肌肉注射一次20元、验血50元、血糖监测20元。
上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成了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项新服务。在太原、北京、重庆等很多大城市,都能看到助浴师忙碌的身影。刚开始时很多老人并不接受这个新生事物,但只要体验过一次,很多老人都会要求长期的上门服务。这些提供助浴服务的公司,很多是由年轻人创办的。他们自己带着洗浴设备上门,一般是三个人一组,有人负责洗浴,有人负责跟老人聊天,有人负责监测老人的血压。老人躺在一个大的浴缸里,就像躺在床上睡觉一样。这样的专业助浴公司,一天能提供4到5单的服务。收费价格根据助浴项目不同,从100多元到500元不等。
对于那些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来说,当洗澡成为很长时间里做不成的一件事时,它就变成了老年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长时间不洗澡,会对老人的尊严、自身感受和健康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国外,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助浴这项服务。我国一开始也是采用进口或特制的洗浴车,相当于在一个厢式货车里洗澡。洗浴车开进社区,再把老人从楼上抬下来洗澡,也有很多不便。所以,在老人熟悉的家庭环境里提供洗浴服务,家属可以在一旁及时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老人洗澡就会心情舒畅很多。
虽然说将就着也可以养老,但能够使老人更有尊严、更有独立性、更能享受养老过程,不是更好吗?
『爷爷奶奶也能体验前沿科技』
除了基本医护和生活需求之外,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积极拥抱科技产品,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更高品质的生活。比如,智能适老化改造,让杯子自动移到老人手边。老年人也能玩转智能设备,体验前沿科技,这为各种老年产品服务的不断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现在有一些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鼓励老年人重新回归社会,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比如,外骨骼系统就是把一些辅助的机器装备、机器人外挂在老人身上,帮助老人增强支撑力、运动能力等,提高生活质量。外骨骼系统最早应用于德国汽车工厂的流水线上。有些年老的技师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在流水线的高强度工作环境中,身体无法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于是,工厂通过调整灯光和技师座位的高度等手段,避免技师的腰部受到损伤;同时再加装一些外骨骼的辅助系统,这样可以减轻技师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延长他的工作年限。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老年人可以更多地参与工作和社会生活。
外骨骼系统的应用和老年人的需求密切相关。比如,一些高龄老人拎着东西走路时担心自己会摔倒,加装外骨骼系统后,可以增强他们腿部的支撑能力,做到行走自如。还有一种外骨骼系统可以用于加强腰部、背部的支撑力,能帮助那些患有腰部疾病的老人从床上站起来。随着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外骨骼系统还会开发出很多新的功能。这个产品的开发和老年人的需求存在一个互动的过程。无论如何,外骨骼系统的应用会使老人更安全,为老人提供更多的便捷。这项技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
还有家庭智能报警系统,也能为老人的安全出力。比如,在日本、韩国、美国的老年公寓里,红外线设施被安装在老人的卧室内。如果在一定长度的时间内,老人没有下床,红外线设施就会发出预警。社区服务中心收到警报后,马上会派人去查看老人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状况。在厕所里安装这个系统后,如果老人在厕所里的时间过长,设备也会发出预警。这样的老人安全警示系统普遍被安装在养老机构或老年公寓里,但现在它们也应用于居家养老。北京有一些社区就提供这样的老人安全预警服务,每个月只要花一定的钱,在家里安装相应的设备,就可以提供预警服务。当系统发出报警时,会有工作人员在几分钟内上门查看,询问相关情况。
这些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老年人享受养老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如今的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新华社图)
『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养老服务的消费需求其实是分年龄的。不同的年龄,所需要的服务内容有很大的差异。
在70岁以前,自认身体基本健康和健康的老人占到70%至95%。这部分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更多地体现在生活品质上,体现在文化精神生活上,体现在社会参与上。
传统的养老服务消费就是解决衣食住行,而今天的老人在养老服务消费上更加多样化。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2023年3月3日,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它将整合所有老年教育的资源,把它们纳入终身教育的体系中。
国家老年大学里可以学什么呢?除了一般的教育功能外,国家老年大学有一种主要的学习形式叫游学。所谓游学就是旅游加学习。举个例子,老年大学组织到景德镇去游学。学员报名参加后,会在景德镇居住一段时间,到作坊了解陶瓷的整个烧制过程以及绘画技巧等,老年人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喜欢的作品并带回家。
再比如茶艺游学,老人可以在茶山上住一周,跟着茶农种茶、采茶、制茶、品茶,最后把自己采摘制作的茶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老人学到了茶艺知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这个游学的过程就是老年大学的一种主要教育形式,同时也是老年旅游的新形式,可以满足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到了80岁以后,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逐渐增多,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更多是长期照护服务。特别是有些老人患了阿尔茨海默病或是患病卧床不起,除了医疗需求之外,护理费用急剧增加。如果需要雇两个护工照顾老人,那么一个月下来,护理费用就会超过老人的养老金。怎么解决护理费用的问题呢?我国从2016年开始在49个城市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作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的费用。由定点护理机构派遣经正规培训、有资质的护理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上海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方面做得日趋全面和完善。
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了1.4亿人,已经有800多万个家庭从中获得了帮助。它为失能老人提供了护理服务,减轻了这些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让更多老人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