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社区就近就可实现养老,广州已建成10个街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颐康中心)。10月23日,广州市民政局举办2020年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记者从中获悉,根据规划,广州市每个镇街应当设置至少1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目前,广州已经建成10个试点并运营。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5.51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8.40%,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也为当地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广州现有养老床位7.14万张
主办方表示,2020年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旨在为养老服务供需双方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对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床位等养老服务创新项目的社会化运营。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5.51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8.40%,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为当地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当前,广州已初步建立了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9064”养老服务体系。全市226间养老机构建有养老床位7.1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连续5年达到40张,4000多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乡社区,“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日渐完善。
各区民政局介绍养老服务项目需求。信息时报记者郭柯堂摄各区民政局介绍养老服务项目需求。信息时报记者郭柯堂摄
广州市民政局表示,在推进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同时,广州也在统筹推进“3+X”创新试点,优化提升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养老”服务供给,并创新推出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家庭照护床位、家居适老化改造等特色服务。根据广州市人大今年委托开展的第三方民调显示,超过93.15%的受访市民对广州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表示满意。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还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居家养老服务。其中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养老服务企业登记手续;加大资助力度,对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都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补贴,并通过公益创投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助培育了306个创新性为老服务项目;保障场地供给,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5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对利用国有企业物业举办养老机构设施实行不公开招租、租金优惠、延长租期、优先续租;强化人才建设,对养老护理等专业人才提供多项补贴,保障养老护理员公共租赁住房,并在积分入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待。如今,全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和93%的家政养老服务都由社会力量提供,社会力量已成为广州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
据悉,2019年4月,市民政局举办了首届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搭建政府和企业交流沟通平台,其中34个养老项目实现了供需对接,涉及资金超过3800万元,引入和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身参与广州市养老服务。
10个街镇试点颐康中心投入运营
在供需对接活动的现场,各区民政局分别介绍本区的养老服务项目需求,部分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代表也介绍在养老服务领域的经验和优势。据介绍,通过支持社会力量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街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广州一方面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也创新了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以政府之能赋市场机会,以市场之力解政府需求,加快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
根据政策,广州市每个镇街应当设置至少1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每处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1000平方米。广州市每个区选定3个街镇(含越秀区北京街)开展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示范试点,并确保2020年底前投入运营。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一级主任科员严福长在受访时表示,目前全市已经有10个颐康中心完成建设,其余的也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招标设计、物色场地等工作。
保利(广州)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力力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份,由该公司承接的海珠区琶洲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目前开设了日托、全托、上门服务、长者饭堂等服务。她表示,广州各级民政部门对于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非常大,有助于解决企业在运营阶段面临的各类问题。接下来,该公司还将在海珠区、越秀区、荔湾区等老年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进行布点和规划。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